改善就是社会的提高,帮助弱者,帮助残疾人,帮助贫穷的人,帮助生活境遇或者是各个方面处在边缘的群体,就等于是改善整个社会。所以,这是公益慈善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利他,博爱,面向社会。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志愿性,公益慈善不是强制的,不是来自于任何强制的,来自政府的,来自企业的,或者来自任何集团的,而是基于内心一种向善的理念、向善的精神。他是非政府的、非盈利的,自古慈善事业就不是政府行为,在我们转型时期慈善事业表现为政府推动的事业,是不得已而为之,有一年民政部开座谈会,部长讲慈善事业一直被认为是民政部的事业,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我觉得讲的非常好,民政部不是慈善事业的主体,民政部是支持慈善事业,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为慈善事业创造条件,但是民政部不能自己做慈善,这个讲的非常好,政府不能做慈善,应该是非政府的,是自下而上的,资源不是来自于税收的,产出也不是公共物品。第二,我讲一下谁是慈善事业的主体,慈善事业的主体根本上讲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人,一个是组织,个人就是包括我们在座的捐赠者,去年汶川地震很多个人,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参与了。还有是志愿者,志愿者捐献的不是财富,捐献的是时间和专业知识,志愿者可以分为组织志愿者和个人志愿者。个人是慈善事业很重要主体,但是分散的主体,慈善事业真正发展,或者现代慈善事业发展不能依靠个人,很重要是依靠组织。作为慈善事业主体的组织,从主要说有三个类型,一个是基金会,是主要提供募集基金和提供资金的。第二是公益性社团,通过会员制凝聚社会力
f量,推动相关领域慈善事业发展。第三个很重要是公益性服务机构,直接提供服务。这三种类型不仅是在中国,在全世界慈善事业主要是这三个类型,一类是提供资金、募集资金的基金会,第二个是公益性社团,第三个是直接提供服务的学校、医院、文化设施、福利设施、养老院、孤儿院,面向一定群体提供服务,这样的公益服务机构。这三种加起来成为慈善事业的主体。基金会按照我现在的定义是两类,一个是公募基金会,一个是非公募基金会,公募基金会是公开向社会募集资金的,中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大部分基金会是公募型的,但是这种基金会不是公益慈善事业主要力量,从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来看,最主要基金会是非公募基金会,所谓非公募基金会是我自己有钱,我成立基金会,通过我自己的钱,我们通俗说是散财型基金会,比较著名的是比尔盖茨基金会,比尔盖茨基金会是全国最大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