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形成观念的一种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人类记忆和遗忘现象首次进行系统实验研究的人。他把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采取重学法,也叫节省法进行实验研究。艾宾浩斯据此绘制出了遗忘曲线,发现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程序性知识:是指我们所知道的如何进行有先后顺序的一系列操作步骤或算法,也就是“怎么做”的知识,它包括动作技能与认知技能两部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表象:是指人脑中与实际事物外表性质相类似的表征。
第七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解释名词
1、思维:是指一种指向解决问题的间接和概括的认知过程。
2、问题解决:是指在有特定目标,而没有达到目标的手段的情景中,运用特定领域的知
识和认知策略实现目标的一种思维活动。
3、功能固着:是指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思考物体的定势。
4、定势:是指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着问题解决的倾向性。
5、直觉思维:是指跳跃式的、没有经过明显的中间推理过程就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
6、灵感思维:是指大脑经过紧张思考和专心探索之后产生思维质变的思维方式。
第九章智力与智力开发解释名词1、比率智商(含公式):指个体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其计算公式是:IQ(心理
年龄生理年龄)×1002、离差智商(含公式):指一个人的智力偏离本年龄组平均水平的方向和程度。其计算公
式是:IQ10016×(Xx)S3、智力:是包含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
《心理学基础》简述与论述分析题
第一章
心理学的性质
简述
1、为什么说个体的心理现象具有复杂性?
答:个体的心理之所以具有复杂性是由于:
⑴个体心理具有多维度多层次性;
⑵个体心理具有对物质载体的依存性;
⑶个体心理具有能动性。
2、个体心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个体心理的能动性表现在:
⑴心理对行为具有支配和调节作用;
⑵心理对环境具有选择和建构作用;
⑶心理对脑的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3、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答:心理的实质是指:
⑴心理产生的器官是脑。
⑵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⑶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论述分析
联系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谈谈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第2页共7页
2
f答案要点:⑴心理学知识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影响活动效率的提高;⑵教育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