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创业有点脱离现实不过是应对学生求职困难的“无奈之举”。二将创业限定于创办高新科技企业很多高校认为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在高新科技领域进行机会型创业。但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主要根据工作过程来构建课程体系强调动手能力对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要求不高运用高新科技进行创业的学生只是凤毛麟角。因此有人认为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意义不大。三把创业看成是少数个体的行为很多高校认为创业教育不同于其他知识的传授创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过程中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而且经验往往比知识更重要最终只有少数创业能力较强的学生去创业大部分学生不会涉足难以形成普遍效应因此创业教育可有可无。由于上述原因一些高职院校不重视创业教育甚至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这种现状与社会的创业形势极不适应。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定位大学生创业包含不同的类型和层次从广义去理解就是自谋职业既可以是利用专利、技术在高科技领域创业也可以是生存型创业。无论哪一种创业对促进大学生就业都有积极的作用都是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型就业在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美国全社会尤其是高校创业教育有广泛而深入的发展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潜能各种类型的创业活动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创业型就业被认为是美国经济繁荣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把创业问题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应该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不是为失业者找到新的岗位而是需要唤起社会的创业精神有创业者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和新的经济发展空间”通过创业教育可以。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去创业并提高创业的成功率。然而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解决眼前的就业问题更本质的意义在于它是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美国考夫曼基金会创业领导中心认为创业教育是向个体提供把握别人没有注意到的机会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在别人犹豫不定的问题上具有洞察力和自信心的过程。它包括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健全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其精髓在于创造创造新的产品、岗位、服务创建新企业。可见创业是创新的动力创业教育要培养的是既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又有一定的创业能力能够把创新成果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