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r
2、比较鉴别能力r
比较是一切理解与一切思维的基石,是一种非常活跃的思维形式。所谓比较,就是比较所学知识点的共性和异性。人们认识事物往往从区别事物的特征开始,找出其差异点,有比较才有鉴别,尤其是形成电路特征及概念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诸如自锁、互锁、禁止连锁等概念是从众多电路工作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具有代表某种控制要求特征的。形成这些概念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学生只有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概念才能形成。例如,同样是长开触头的应用,当用于维持自身线圈通电这一特征与控制其它电路通电这一特征是不同的,一个是自锁,而另一个则成为顺序控制;而同样是常闭触头,用于彼此对方电路中时为互锁,特征是串入了对方线路;而用于控制后续线路时则为禁止连锁,特征是出入后续线路。通过比较才能找出各种触头应用的相同点和差异点,抓住本质特征,形成概念。r
所以,比较鉴别是电气控制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基本原理应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之一。r
3、判断推理能力r
所谓判断是运用有关的电气知识和基本原理,区别某个电路正确与否的思维方式。在《电工学》的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需要学生判断。例如:学生已形成电路保护的概念后,根据各种保护特征可判断电路具有哪些保护。推理就是由已知的判断推导出另外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也就是用已知的知识去推导未来知识能力。推理通常可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三种。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的思维形式,演绎推理则相反,由一般到个别,普遍到特殊的思维形式。在电气控制教学中,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常用方法。r
例如:知道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特别是延时触头的工作特性后,在Y-Δ形降压起动,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能耗制动等电路中又学习了其具体应用,从中可以知道继电器用于自动切换电路中的一般规律经过延时后切换电路。这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演绎推理是电气控制教学中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例如:学生知道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是用改变电源相序来实现的,而且两种相序供电电路不能同时接通,以防止短路。由此,可推导出凡是正反转电机控制,都必须有互锁保护,以保证电源不会短路。r
类比推理是两类对象有某些相同属性,从而推出他们的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思维形式。例如,对于用接触器控制的电机起动线路与电动控制线路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主电路都是相同的,都用接触器完成电动机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