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为了生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新基础教育的领军人、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近年来大声疾呼的理想课堂,在杜郎口中学得到了印证。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杜郎口中学师生付出了差不多10年的努力才换来的。10年前,杜郎口中学是一所极为普通的农村初中,而且在县里20多所初中里排名连年倒数,甚至县领导都几乎要撤掉这所学校。可以说,这所学校处于生死边缘。1997年,现任校长崔其升来到这这所学校,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为这所学校找一条活路。可是出路在哪里?当时的杜郎口中学除了拥有基本够用的平房校舍外,几乎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由于位置偏僻,已经很多年没有新鲜血液补充,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师年龄老化,上课方法陈旧。课堂上,学生不是昏昏欲睡,一派死气沉沉,就是桌底下,你捣我一下、我踢你一脚,寻开心。为了找到出路,崔其升经常到教室听课,和学生交流,倾听他们对学校的看法。有一次,一个学生说:“老师讲的课,还没我们自己讲得好呢!要他们干什么?”这句学生不经意间说出的“气话”,让崔其升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是啊,既然新教师来不了,老教师走不了,何不就按学生的想法试一试?小时候,他常听大人们讲,过去有的私塾先生学问浅,怕上课滥竽充数露了馅,经常绞尽脑汁叫学生代替自己讲课,结果孩子们学得还很好。崔其升想,如果我让老师们尝试一下,说不定效果也不错呢。经过翻来覆去地筛选,崔其升决定让当时教学成绩最差的一位老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没有把自己的考虑对这位老师和盘托出,怕伤了老师的自尊,只是说希望这位老师对课堂教学作一些调整,提高教学质量。此后,崔其升经常跟班听这位老师的课,与其商讨教学技巧。节骨眼上,他就用商量的口吻说:“先让学生自己讲讲怎样,看他们预习的好不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这个班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这位老师第一次领到了教学进步奖。初试有成,崔其升不免心中窃喜,他在全校教学工作会上明确提出了课堂教学改革要求。从“0+45”到“10+35”这一次,杜郎口中学全校老师吓了一大跳,因为校长对他们提出了“045”的目标要求:一个星期谁也不能讲课,不能板书,就站在讲台上,任学生自己发挥。不让老师开口讲课?不但老师们有意见,家长也不干了:“我们花钱送孩子来学校,老师怎么可以不讲课?”一时间,茌平县教育局几乎每周都要收到反映杜朗口中学问题的群众上访信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