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课上的写生模式,对建筑形体的理解和空间想象力较弱;传统的教学方法也难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环境艺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改进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上得到切实的提高,教师在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等环节上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创新。三、教学改革1教学内容安排,分清重点难点。课程内容要体现课程的教学目标,《环境艺术设计制图与识图》这门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应该针对教学目标分清重难点。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该侧重于培养对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制图能力,为其今后所要从事的行业打好基础。建筑制图课程在一些其他专业也有设置,例如建筑设计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等,其重点更多注重建筑类、工程类知识的学习,而艺术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更应注重设计方法的学习和设计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制图与识图课程中应把侧重点放在对室内外施工图的识读与绘制方面。面对类似的制图课程教材,教师应对课程章节的比重有所规划。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刘清丽主编的《环境艺术设计制图与识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主要分为九章内容,第一章为环境艺术设计制图的基本知识介绍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房屋建筑制图标准,平面图形的画法、徒手绘图技巧等,作为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入门比较重要。第二章至第五章都是介绍投影知识,其中,第四章为建筑形体表达方式,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这对学生以后对于建筑施工图的理解有很大帮助。第六章至第九章中建筑施工图、建筑装饰施工图、室外环境景观工程图都十分重要,这是与本专业联系最紧密的三章,应重点讲解与练习,这些内容要让学生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是有一定难度的。第八章讲解建筑室内设备施工图,属于建筑设备施工图范畴,主要以介绍为主,让学生了解建筑内部设备基本知识,能够阅读简单的室内设备施工图,为了更好地辅助设计。这样安排《环境艺术设计制图与识图》的教学内容是为了更好地分清重难点,教学内容更加有针对性,使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2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实践教学。(1)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制图与识图课程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为利用教学挂图、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结合板书、板绘进行知识点讲解,这种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