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一)行为科学学派
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初期,它叫做人际关系学说,着重从社会和心理方面研究企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美国管理学家埃尔顿梅奥18801949等人创立的。梅奥受过心理学等方面的教育,20年年代末期开始主持有名的霍桑实验,并依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学说主要观点①职工是“社会人”。这是针对当时流行的“经济人”的观点提出来的新观点,他认为职工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受社会和心理各方面的制约。因此,必须从社会和心理各方面来激励工人。②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成员有他特殊的共同感情、惯例和倾向,无形地左右着成员的行为,对提高生产
f率有很大的影响。③领导的能力在于通过对员工“满足度”的提高来激励他们“士气”,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人际关系学说以后又发展为行为科学,20世纪60年代又出现了组织行为行科学的名称。行为科学从怎样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出发,形成了行为科学两大理论体系,即“人的本质理论”和“激励理论”。1.人的本质理论美国的麦戈雷格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人的本质理论”,他的主要著作为《企业中人的方面》1957年发表等。麦戈雷格等人的理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有三种观点,一种叫X理论,一种叫Y理论,一种叫权变学说。这三种理论都是研究人的本性是什么的。X理论的主要思想
X理论认为人的本质是坏的,认为管理的全部问题在于一个“管”字。
管理的作用就是用各种方法强迫工人去完成工作。机构的建立,制度的制定,管理人员的选择,都应按此原则进行。在机构上突出监工的作用,在制度上强调惩罚,在理论上强调管制。Y理论的主要思想与X理论相反,Y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认为人有创造性,有想象力,人是愿意进步的、向上的。管理的作用就是启发人的这种本性,给人创造各种机会,引导他们为实现自己的需要而努力工作,用适当的组织方法把个人的目标和集体的目标结合起来。Y理论强调教育,认为教育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Z理论(超Y学说)的主要思想
Z理论就是权变学说,即X理论和Y理论的结合。
认为人与人是有区别的,参加工作的动机不一样,个人的爱好和特点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管理的作用就是把工作和个人的特点结合起来。显然Z理论要比Y理论全面一些。2.激励理论激励理论研究的内容: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