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书育人
4、师生关系
5、道德自律,信念,要求
6、个人化的认识,稳定的,情感性和评价性,显现的情境性
7、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8、主观判定。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9、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文化背景知识
10、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
11、任务指向型教学监控,自我指向型教学监控
12、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身体语言
13、有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善于运用科学研究解决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f14、价值性,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
15、代表性,随机性
16、职业观念问题,职业行为问题
17、勤于用脑,合理用脑
18、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19、行为反应,认知反应
二、选择
1.×
2.√
3.√
4.√
5.√
6.√
7、C
8、D
9、D
10、D
11、A
12、C
13、C
三、简答
1、现代教师道德素养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上;其次体现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再次体现在对社会的影响作用;还体现在对教师自身人格的陶冶上。
2、忠诚人民教育事业,认真教书,精心育人,崇尚科学真理,宣传科学知识。
3、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正平等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
4、塑造文明教师形象,严于律已,作风正派,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5、首先,在“隐”处着眼点放到自己的思想深处,去寻找最隐蔽的角落里的不良思想和动机,一旦发现就赶紧把它清除。二是要求教师无论在何种场合,都坚持一种应有的表现,人前人后一个样。其次,在“微”处着手。要从小处起步,防微杜渐。再次,在“恒”字上着力。慎独是一个特之以恒的积累过程。
f6、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个体性认识。它具有如下特点:它是个人化的认识,是一种微观的观念;对特定的教师而言,个体化的教育观念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东西,很难为他人的劝说而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具有明显的情感性和评价性;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显现具有情境性。
7、教师应该具有的教育观念主要有: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多元化的人才观、学生观、学校教育活动观、新型教师观、教学效能感。
8、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为祖国为人民奉献、创造的志向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