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的瞬时速度,观测距离很短,以行驶该距离的时间小于2s为限26、基本通行能力:是指交通设施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辆数(最大小时流率)。27、驾驶员疲劳的主要原因:驾驶员的睡眠、生活环境、车内环境、车外环境、行驶条件、驾驶员自身条件28、影响车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驾驶员的影响车辆的影响道路的影响、交通条件的影响、环境的影响29、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作用:用于道路设计、用于道路规划、用于道路交通管理30交通工程学:研究交通规律及运用的科学31动视力:是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同车体一起按一定的速度前进,驾驶员观察物体运动的视力。3230位小时交通量: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30位小时交通量。33临界密度:在交通流密度中,能够使道路上的交通量达到最大值时的密度,又称为最佳车流密度34交通规律:交通规律是指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流流动、停车等规律。
一.简答题30分,每题6分
1.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和机动车保有量各为多少?
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298万公里,机动车保有量9600多万辆。
2.简述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措施。
以减轻、缓解交叉口拥挤为主要目的的交叉口优化,首先要知道该交叉口能够处理多大的交通量,这
f里处理交通量的能力称为交通容量。交通容量因道路的幅宽、车道的使用方法、信号控制方法等而不同,
如果到达交叉口的交通量超过交通容量,则发生交通拥挤现象。因此,要从各个角度探讨研究在现有条件
下增大交通容量的方法:1交叉口的面积在保证需求的条件下尽量小。2将左、右转交通和直行交通分离。
3注意交叉口的几何结构与交通控制方法的匹配。4注意相位数不可增加过多。5进口道的车道数一般
应小于或等于出口道的车道数。6在交叉口进口道有左转交通,要尽可能设置左转专用相位和左转专
用车道。7信号周期长度不要设计过长。8在设计信号相位方案时,要考虑到确保交通流的连续性,
并且使驾驶员易看懂。9人行横道尽量与车道成直角设置。10设置与车道分离的人行道。
3.给出流量与速度关系式,并画图说明其关系。
Kj阻塞密度
2
vvQ=Kj(vs-s)
f
v自由流速度f
vs平均速度
流量-速度关系图
通常速度随流量增加而降低,直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