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
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10交通运输系统
是由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v011制动距离:从踏着制动踏板开始到汽车停住
为止车辆所驶过的距离,它不包括驾驶员的知觉
反应距离。
12渠化交通:在道路上划分道线或用分隔带、交通岛来分隔车道,使不同方向的车辆顺着规定的车道行驶。
13流率:把在不足1小时的时间段内(通常是15分钟),通过道路(或道路上某一条车道)指定地点或断
面的车辆数经过等效转换得到的单位小时的车辆数。
14设计速度: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限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
15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在现行的交通状况、车行道和信号设计条件下,某一指定进口道所能通过交叉
口的最大流率。(观测流率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5分钟)
16服务水平:描述交通流内的运行条件及其影响驾驶员与乘客感受的一种质量标准。亦即道路在某种交通
条件下所提供的运行服务的质量水平。
f17间断流:有外部固定因素影响的周期性中断交通流,如有信号交叉口和无信号交叉口的交通流。18交通调查:为了找出交通现象的特征性趋向,在道路系统的选定点或路段,收集和掌握车辆或行人运行情况的实际数据所进行的调查分析工作。19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及其所辖区域范围内供公众出行乘用的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总称,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轮渡、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等。20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10月28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并于2004年5月1日开始施行。该法对车辆和驾驶人、道路通行条件、道路通行规定、交通事故处理、执法监督和法律责任等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道路交通参与者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法律,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关怀。
21、路网密度: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与该区域的总面积之比。每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拥有的公路里程数。22、视野:人的双眼注视某一目标,注视点两侧可以看到的范围叫视野。将头部与眼球固定,同时能看到的范围为静视野。23、交通量:是指选定的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实际交通参与者(含车辆、行人、自行车等)的数量,又称交通流量或称流量。24、交通流密度(又称车流密度)是指在某一时刻,某单位长的路段上一条车道或几条车道内的车辆数。25、地点车速:是车辆驶过道路上某一断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