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店的有利地址,据统计,平均办公楼里一个工作人员能带来6个人的流量,办公楼里的客流又以购买力较高的白领为主,他们对便利店往往有着比较旺盛的即时需求。人流量的大小同该地上下车人数有较大关系。上下车客人数的调查重点为:个站上下车乘客人数历年来的变化;上下车乘客人数越多的地方越有利;上下车乘客人数若减少,又无新的交通工具替代的情况下,商圈人口也会减少。根据车站出入的顾客年龄结构,可了解不同年龄顾客的需求。店铺应选择在车流动线较多的地方,车流动线指车辆行走时的移动路线。如在十字路转角处的店铺,其车流动线有四条;位于双向车道马路的店铺有两条车流动线;处在单向车道马路的店铺则只有一条车流动线。6、购买力评估
商圈内家庭和人口的收入水平决定了他们的消费水平,而消费水平又影响着未来店铺销售额的高低。通常是通过入户抽样调查获取家庭人均收入的。在选择店址时,便利店多以青年和中年层的顾客为主,因为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而且可支配收入较多。
城市中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中学生和已经进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国内1525岁的这批年轻人一般是独生子女,被称为新生代消费层,他们消费的特
f点是注重商品品质,购物便利快捷,注重流行不注重价格,由于这个年龄段人的父母大多是5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数量很大,因此这个年龄段年轻人的数量也很大,便利店定位于这样的目标客户群是非常有规模性的。7、商圈的竞争评估
在做商圈竞争评估时必须考虑这样一些因素:现有商店的数量、现有商店的规模分布、新店开张率,所有商店的优势和弱点,短期和长期变动以及饱和情况等。
商店过少的商圈,只有很少商店提供满足商圈内消费者需求的特定产品与服务;商店过多的商圈,有太多商店销售特定的产品与服务,以致每家商店都得不到相应的投资回报;一个饱和的商圈才是商店数目恰好满足商圈内消费者对特定产品与服务的需要。饱和指数表明一个商圈所能支持的商店不可能超过一个固定数量。在计算饱和指数时可以借助于以下公式:IRSC×RERFIRS商圈的零售饱和指数C商圈内的潜在顾客数目RE商圈内消费者人均零售支出RF商圈内商店的营业面积假设在一个商圈内有1万个家庭,每周在食品中支出25元,共有15个店铺在商圈内,共有12500平方米销售面积,则该商圈的饱和指数为:IRS1000×251250020饱和指数越大,意味着该商圈内的饱和度越低;饱和指数越小,则意味着该商圈内的饱和度越高。一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