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掌握和巩固。
f我们对寒假期间三、四、五年级,六个班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分率书面作业完口头作业完规范、整洁级班成人数(占成人数(占(占全班正确率百全班率)全班率)率)容内301302401402501502815847147283880556565052541425815848217667655374039348432375
据上表数据统计来看,我们发现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普遍存在不良的现象,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书面作业的同学人数普遍低于85以下,口头作业完成人数更少,作业的整洁度和正确率也较差。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自觉完成作业的情况越来越差。这些问题如果在小学阶段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将会延续下去,以后就难以改正。因此,矫正学生不良的作业习惯刻不容缓。二概念界定农村小学生:是指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农村小学就读的小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闭塞,见识不广,缺乏课外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习惯:就是在某种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习惯有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之分。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良好的重要表现,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良好的作业习惯是能独立思考、认真书写、正确率高并能准时完成,做好作业后能自我检查,做错之后能及时订正的行为习惯。反之,就是不良的作业习惯。它的形成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自制能力,与学校、家庭、社会的环境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对策:教师改变学生不能及时完成校内外语文学科的所有反馈练习的不良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通过行为指导使其能够养成及时、有效完成相应练习的习惯,并成为自觉行为。三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表明,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已经有许多年了,如关鸿羽教授在齐鲁晚报现代教育工作室和济南南洋学校联合举办的活动中作了“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的报告。又如,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的眭海涛老
f师发表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探求”,但针对于小学生作业习惯的培养进行研究的却很少,特别是对农村小学,我校准备对现在存在的不良作业习惯进行分析研究,探索符合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途径和方法,争取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深入和创新。四研究内容、目标、方法及预期目标(一)研究内容1.通过进一步学习新课标和文献资料,使语文教师明确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作业习惯的相关要求。2.调查和分析小学生在现阶段的作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