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取舍,只摘记文章的重要观点,精华所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摘记后的思考,写下所感所悟。(5)每次摘记要注明出处(报刊名、出版日期、作者等)、摘记日期。(四)学校领导参与教科研制度。1、科研:每位校级学校领导承担并指导一个科研课题组或结合本校实际确定研究课题,参与研究活动每学期3次以上,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2、教研:校级学校领导必须参加教研组长会并深入教研组,校长每学期2次以上,副校长每学期4次以上,参与研讨、进行辅导讲座活动等(教研活动记录中要有详细记录)。(五)学校领导指导青年教师制度1、坚持重点培养,塑造名师。每位学校领导确定自己的培养对象,其中校长至少带1名、其他学校领导至少带2名教师。2、对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量体裁衣、因材帮教、精雕细琢。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对他们擅长学科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其中校长不少于5节,其他学校领导不少于10节(在听课笔记上端注明“重点”字样)。并有评课指导记录。(六)教学会议制度
f1、每学年召开一次全体教师参加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总结部署工作,表彰先进,进行经验交流活动。2、每学年初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总结布置工作,进行教研专题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动。3、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各校负责人会,有专门的会议记录,诸如奖励升级、评选先进、举行文体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竞赛活动、大型会议以及骨干教师评选、评优课、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等重大事情有详细记录。4、每项活动都要有过程活动记录,归档备查。(七)教学工作检查制度1、次数要求:学校每学期于学期初、期中、期末对教师计划、备课、业务学习笔记,学生作业、教研活动记录及相关材料等普查4次。2、职责要求。主管业务副校长要全过程亲自参与检查,切实掌握教学工作的全面情况;校长要做好抽查工作,并听取主管业务校长每次检查后的全面汇报,从宏观上把握整体情况。3、过程要求。(1)有记录:除记录数量、格式外,重点记录优缺点,要有具体的典型例证。(2)有评价:每次检查都要有等级评定,作为教师、学校工作质量形成性评价素材。期末对学校、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学年末进
f行终结性评价。(3)有总结:每次检查结束或组织活动后,要进行整体情况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材料,并向学校领导或教师通报。(八)教师及学校工作质量评价要求(1)学校制定以师德、能力、效能为重点的《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方案》对教师工作质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