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提出问题→教研组研究确定课题→备课小组共同设计方案→研究者付诸实施并反思→教研组集体(反思)与评价。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柳陂中学每月各教研组确定一至两名教师,在认真准备的前提下出示研讨课。课后,首先由执教者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听课教师分别发表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共同研究、评论这节课的整体情况,分析其优缺点。最后由执教者负责整理、撰写教育叙事报告。这份报告既有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描述,又有对某个细节的评价和自己的反思,同时还有其他教师的评论与建议。经过不断实践,形成“教学设计执教倾听评论和建议反思撰写教育叙事报告再反思修订自己的教学策略”的模式。教师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对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这种教育叙事,记叙课堂教学的环节以及相关的细节,着眼点和归宿都是为正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彻底解决这些现实问题。这既是一种指导参与式培训,又是一种探究式培训。它让教师在教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教学”,是一种以研究、交流、行动为主体的行动研究式学习;同时这种研究打破学科界限,对各科教师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启迪。这样的校本教研就转化成与教师日常教学生活密切相关的校本学习。通过校本学习,教师学习的兴趣更高了,研究的氛围更浓了,探讨的动力更足了,教学的效果更明显了。通过校本学习找到促进教师自主学习、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源动力,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让教师参与开发校本课程,提高专业水平
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就本质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方面: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的成长、学校特色的形成。这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必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介入课程开发以后,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让教师参与课程发展,能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投入。柳陂中学在进行科研课题的初期开发了一批教学课件,并获得各类奖项。积极发动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利用现有教学课件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信息化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给教师带来一系列新的观念:形成以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