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行为税,停征了药材交易税。r
  二。19581978年的税制r
  (一)1958年的税制改革☆r
  1背景:“一化三改造”基本完成,经济成份基本上是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r
  2内容:(1)实行工商统一税,目的是简化税制。r
  (2)统一全国农业税制,原则是稳定负担,增产不增税。r
  (二)1959年的税制改革r
  做法:“税利合一”即以得代税,取消税收。r
  (三)1963年的税制改革r
  措施:调整工商所得税r
  原则:贯彻执行合理负担政策,限制个体经济,巩固集体经济。r
  (四)1973年的税制改革r
  原则:在保持原税负的前提下,合并税种,简化征收办法。r
  内容:试行工商税r
  (五)对1958年到1978年税制改革的评价☆r
  受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大,片面强调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片面强调简化税制,使税收工作受到很大在破坏。r
  三。1979年1993年的税制改革r
  (一)改革的核心:“利改税”(取消利润,改为税收)r
  1利改税:即把原来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方法,改为征税的方法。即取消利润,以税代利。r
  2利改税的核心:对国有企业开征所得税。r
  3利改税的实施步骤:r
  (1)对国有企业普遍征收所得税,但对大中型企业的税后利润采取多种形式上交国家,实行税利并存。r
  (2)由税利并存过渡到完全的以税代利,税后利润全归企业。r
  4作用意义优点:☆r
  (1)有利于国有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使企业责、权、利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r
  (2)利改税实际上也是工商税制的一次全面性改革,有利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多税种,多层次,多环节调节的复税制体系。r
  (3)使我国税收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税收地位上升,机构加强。r
5利改税失误的原因局限性问题缺点。☆r
  (1)客观原因:税制改革超前,配套改革没跟上。r
  (2)主观原因:理论准备不足,主要是利改税的概念不准确,以税代利的依据不充分。r
  (3)否定了“非税论”,却走向了“税收万能论”的极端。r
  (二)1979年以来全面税制改革后的税种设置P75r
  流转税制(7个)所得税制(9个)资源税制(4个)财产税制(3个)行为税制(10个)r
  四。1994年税制的重大改革★r
  (一)改革的必要性r
  1税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r
  2是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因为税收是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r
  3是整个经济体制配套改革的需要。r
  4是处理好国与企分配关系,中央与地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