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与提高实训操作根据高中生在古典诗歌鉴赏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鉴赏实践时的心理状况,也根据高中生古典诗歌鉴赏时的误区,我们在进行研究的时候,着力解决如何通过实践层面的实训操作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课题组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即元认知理论及实践操作,借鉴接受美学的理论和有关实践经验,采取以下具体的操作规程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虽然属于个案,但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训操作,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逐步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有丰富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方面发展水平较高,他的学习能力就强。在古典诗歌学习中,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学生通过元认知监控来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运用元认知策略,迅捷有效的达到学习目标。通过培养学生元认知地能力,提高学生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具体做法是: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渗透诗歌鉴赏理论知识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近年来日益提上了议事日程,甚至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研究课堂教学效率。诗歌教学也一样,同样要注重课堂教学效率,尤其是古典诗歌的教学更应该如此。为了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课题组在专题复习的时候,就如何渗透诗歌鉴赏理论知识做了专题研究,并编印了《高考古典诗歌鉴赏理论知识手册》,而且人手一册,这样就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更便于提高鉴赏能力。
f二、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强化自身元认知体验学生在古典诗歌学习中的元认知体验,可以是对成功时喜悦的体验,也可以是对失败时沮丧的体验;可以是对知道的豁然体验,也可以是对不知的困惑体验。但我们知道:认知的体验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愉悦的体验可以深化认知活动,完成认知任务。因此,要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让学生产生愉悦的认知体验,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元认知监控下的鉴赏过程,带领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丰富学生的元认知体验。在实际的鉴赏过程中,教师可以用语言将内隐的元认知过程通过一定的方式外显出来,有意识的让学生完成诗歌鉴赏活动。例如: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①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