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中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淑君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年第03期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于诗歌方面的教学目标表述是非常清楚的:要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然而,如今高中生的学习负担重,升学压力又大,大量的课余时间被其他学科挤占,阅读的时间较少,在阅读鉴赏古典诗歌的道路上更是走入误区。鉴于高考对诗歌的要求,老师们也只是用书面作业或考试测验的手段来勉强应试,结果古诗词的教学没了诵读感悟与赏析品味,成了字句的操练,表现手法的记忆,学生无法感受到古典诗歌的真正魅力。学习兴趣不浓,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难以真正得到提高也属于正常。因此,我们教师应根据诗歌特点探索改进诗歌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提高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效率。要达到这一目的,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重视诵读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新课标中也指出要“加强诵读涵咏,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感情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古典诗歌是“音乐和有趣的思想的结合”,它直接通过抑扬顿挫的韵律节奏传达出丰富的情感。要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领悟诗歌的情感意蕴,首先就要从诵读入手。1营造合适的诵读情境。与所诵读诗歌相应的特定意境的营造,可以让学生更快速地进入到作品的氛围,从而对诗歌内容有一个正确的感性认知。诵读情境的营造可以通过教师在诵读前导语的引导,也可以播放音乐来渲染气氛。例如,我在教授五言诗《涉江采芙蓉》时播放二胡音乐《睡莲》,让学生伴着伤感而幽怨的二胡声来感知诗歌内容,这样能很快走进诗的意境,体会游子的思乡之情,品味“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黯然情绪。2选择适合的诵读方式。范读,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己用流利、有感情、抑扬顿挫的普通话来范读课文,或是播放录音进行范读,也可以让学生范读。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通过教师自己的示范朗诵,学生可以直接视其人、听其声、领略到老师的语气、声调以及表情,从而进一步仔细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并且也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诗歌感染和熏陶,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教师如果受自身条件限制,自己范读有障碍,也可以选择操作简便,且朗诵规范的录音带进行范读,同样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学生诵读,老师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