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该准则在对学生的态度中规定教育者要对学生履行下列义务:1、没有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学生的各种意见。2、不准故意歪曲或不教自己负有责任的学科科目的内容。3、面对有害于学习、健康、安全的各种情况,必须为保护学生而做相应的努力。4、在执行作为教育者的
f职责时,不准毫无必要的使学生为难或挫伤学生的心灵。5、不得以人种、肤色、信仰以及出身为由,禁止学生参加特定的活动,或阻止其受到特定活动的关怀,或在照顾和利益上区别对待。6、不得着眼于个人利益来利用教育者与学生的关系。7、教育者通过工作获得的情况,不得公开向他人泄露。8、除了没有物色到合适的教师外,不得对自己所担任的年级学生个别指导并接受报酬。这些规定可以和我国1984年10月13日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相一致。可见所谓教师伦理在我国更多的叫职业道德,美国对这方面的规定具体而微,符合本民族国家的文化和教育特点,而中国强调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教师专业的特殊性决定教师专业伦理的特点。首先,教师专业是为社会造就新人,为人类开创未来的。这就使教师专业本身与社会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每一个社会,古今中外都要求教师有高尚的师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我选择了培养和教育的事业做为自己一生的使命。”由于这一点,在一生中的自我教育任务就具有更加有崇高的意义。他希望别人走正确的道路,激发别人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别人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崇高的发展,因此,他应当首先发展他本身的这些崇高品质。可见教师的自我教育,教师的优秀品质的发展都源于培养人的需要。其次,教师专业的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是正在生长变化中的儿童、青少年学生。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专业伦理中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的专业伦理修养、学识水平、技能高低本身就是一种影响源,具有教育意义。因此,我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手持金钥匙的人”,要求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最后,由于教师专业的劳动方式具有个体性和弹性的特点,对教师的专业伦理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即: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则任心,自觉劳动,严于律己和自我监督的品质。另外,教师专业的劳动成果的集体性特别要求教师具有合作精神。二、教师专业的伦理规范会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甚至一言一行中表现出来。笔者觉得其表现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的专业精神教师的专业精神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正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