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每点12分)2、幼儿句型的发展:(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4)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每点15分)3、谈谈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答:理论意义:学前心理学可以为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实践意义:(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每点15分)4、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具有什么特点?答:(1)经验性(2)拟人性(3)表面性(4)片面性(5)固定性(6)近视性(每个1分)三、案例分析题(16)答:(1)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在开展认知活动时要充分调动多感官参与。需展开(8分)(2)幼儿的观察和感知方法还没有形成,特别需要教师的指导。需展开(8分)四、论述题(30)1、什么是幼儿想像的夸张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幼儿想像夸张的原因。(15)答:指幼儿的想象常常超乎现实,带有很强的主观性。(1分)主要表现在:(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2分)(2)混淆假想与真实。(2分)举例(2分)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有:(1)认知水平的限制(2分)(2)情绪对想象的影响(2分)(3)幼儿想象在认知中的地位(2分)(4)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2分)2、联系实际说明幼儿观察能力发展的特点。(15)答:(1)观察的目的性:小班还不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观察,知觉和观察常易受无关事物或细节的干扰,导致原来的任务不能完成。到了中班,尤其是大班儿童,开始能按成人的
f要求进行观察。(3分)(2)观察的持续性:小班儿童观察的时间比较段,很容易转移注意的对象。在教育的影响下,观察持续时间逐渐增长。研究发现,各年龄幼儿观察图画的平均持续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延长。小班儿童的观察时间平均为6分8秒,中班为7分6秒,大班为12分3秒。(3分)(3)观察的细致性:小班儿童观察事物只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面积较大的部分,不容易注意事物较隐蔽的、细微的特征,注意事物轮廓,不太注意事物个部分之间的关系。(3分)(4)观察的概括性:小班儿童还不善于从整个事物中发现内在的联系,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观察的概括性也不断增长。(3分)(5)观察方法的发展:幼儿期,观察方法正在形成中,特别需要成人的指导。如果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