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杆杠平衡条件》教学案例
正确对待和充分利用学生的“插嘴”
物理组吴俊卿
学生的插嘴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一种常见现象。有的教师认为是“耍小聪明”、“出风头”,甚至是“目无师长”、“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往往恼羞成怒,加以斥责、讽刺,有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启不知,这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新起点。达尔文曾被称为“没出息的学生”,爱因斯坦曾被老师叫做“笨蛋”,数学大师华罗庚因语文成绩不佳而备受歧视,生物学家童第周的数学成绩也考过全班倒数第一。有的孩子思维活跃,却看起来贪玩、不听话、违背常规逻辑,甚至“迟钝木讷”。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情境,教师的职责就要善于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独特之处及其背后所蕴藏的潜力和天分,而不是扼杀和毁灭。我们不可以否认,教学中许多精彩的片段、灵感曾来自于学生。在教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一节时,当复习完杠杆的基本要素和作图时,还没等我继续引入下面的内容,一位刚才似乎“很忙”的同学突然插嘴到:“杆杠?老师我知道,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够撬动地球。老师我也想撬起地球,你能给我一根硬棒吗?”这时候全班同学开始起哄“撬地球、撬地球、、、”我听了先是一愣:这个问题不在我事先准备的范围内,本打算等学完杆杠的平衡条件之后再给学生课后计算,用以提高兴趣,不想被这小子打乱了我迟疑了一下:倘若把学生敷衍一下,告诉他们课后再进行讨论也是可以的,但这可能会伤害学生的积极性。这时候一个idea突然闪到脑海,刚才还正发愁不知道怎么引入探究杆杠的平衡条件才可以吸引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没想到这小子的突然“插嘴”雪中送炭,正是时候!所以我就顺水推舟来个“将计就计”跟学生一道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这一做法马上引起了全体学生的共鸣。教师:这个问题提的真是太棒了!想要撬起地球的同学都来参与讨论吧!(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哦)。阿基米德的力气跟我们差不多,那么他所需的那根硬棒肯定要很长,这根硬棒到底有多长?又或者我给你跟一根一定长度的硬棒,要几
f个同学一起才可以撬起地球呢?学生1:我们可以估测出地球的重力也就是阻力。学生2:我们也可以画出阻力臂,测量出阻力臂的大小。学生3:如果是我一个人压上去撬起地球的话,可以知道我的重力也就是动力。学生4:如果是一定长度的硬棒就可以画出动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