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这样或那样优缺点,不能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要允许学生有一个发展过程。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21世纪教师需要做到“学会等待”。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学会了等待的教师一定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教师不能用成人的方式对待学生,不要期望学生能跟成人一样,要打破成人的考虑模式。教师要用孩子的心考虑孩子的事情,当我们学会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要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四要充满教育理想和激情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它犹如精神支柱,支撑着一个人去面对多种多样的复杂的情况。一个有理想的人会将挫折视作人生的一次经历,一次锻炼,一种收获。每一位教师走上教育岗位,首先就应该明确一个目标即今后自己想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然后朝着这个理想去努力。有了这样的目标和理想,工作才有劲头,才会有真正的爱心,才会有毅力克服教育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才会迸发出教育的激情。学生喜欢有激情的课堂,也喜欢有激情的教师。课堂的激情需要教师去激发,“只有教师的激情,才能让课堂变成一潭流动的春水,才能点燃孩子心灵的圣火,才能真正诠释教学内容的真谛,才能赋予死的教学媒体以生命,才能以生命感动生命,以生命激活生命,拨动一根根生命的琴弦,才能让自己永葆青春的魅力,让学生真情投入,才能产生创造,才能使漫漫教海永远具有探究的魅力。”的确,教师的激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容易产生师生之间的共鸣,使学生被教师的激情所感染,所折服。而没有激情的课堂,教师的讲课如催眠曲,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不再年轻,学生不再快乐,课堂变成了一潭死水。有人说,现代教育模式下,教师除了接受教材,还无条件地接受教参。教师职业智能就会慢慢萎缩而不会成长,长此以往的结果,便是教师对职业产生倦怠和下意识的抗拒,又何来激情呢?面对这样一些现实问题,作为教师本人,应该主动地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只要教师爱学生,那就会有激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