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
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袁安慧论文摘要: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改革,课程的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随着课程的变化,教师的观念也应该发生改变。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现代教师除了要有较渊博的知识、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外,还必须要充满爱心,给学生以理解、尊重、宽容、平等、关怀。要有服务意识,为学生和家长服务。要有生命意识,关爱学生的生命和教师的生命。要有等待意识,学会等待,打破成人的考虑模式,用孩子的心考虑孩子的问题。要有理想和激情,要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研究,还要拥有健康的身心。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观念和意识,才能真正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观爱心服务生命等待理想反思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改革,课程的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在课程功能上,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在课程结构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在课程内容上,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在课程实施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在课程评价上,改变了过于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随着课程的变化,教师的观念也应该发生改变。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其观念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现代教师除了要有较渊博的知识、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外,还必须要充满爱心,有服务意识、生命意识和等待意识,要有理想和激情,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研究,还要拥有健康的身心。下面笔者就后面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教师要充满爱心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特别强调教师要“爱满天下”:老师要爱学生,爱每一个学生,“师爱”要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在现实生活中,好多教师对学生缺乏爱。爱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爱,不是抽象的,需要实实在在的内容。教师的爱应当包括:理解、尊重、宽容、平等、关怀、给予和责任。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理性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更多的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而这一情感交流的基础便是尊重和信任。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育必须讲求尊重和信任。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一个人一般拥有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还有人际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