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这个单元,有涉及到“快几时”和“几时过一点”有关大约几时的概念,教师应该适时地抓住这个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估算意识的培养。
二、估数时估大或估小出现争议,难以判断。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具体问题1:学生在判断数的估值时常常会有疑问:“估一个数时应该把这个数估大还是估小呢?”判断一个数估大或估小的问题在低年级的估算教学中常常遇到。例如: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中第91页的题:陈东家到学校有603米,约是()米。学生给出了600米和610米的答案。洗衣机售价为3198元,约是()元。学生给出了3000元和3200元的答案。同一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哪个是对的呢?
分析原因及解决策略:由于在解决这道题时,题目没有给出具体的要求,也不是具体情境中的解决问题,学生在估数时没有可以依据的条件,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答案。在解决这道题时,我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指出题目只要求做一做,并没有给出任何的解题要求比如:把以下的数估成整百或整千的数。在这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解决这种没有给出任何要求的题目时,我们应该根据估算的意义:估出的数应该是最接近原来的数并能够较好地记忆。经过引导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作出正确的判断:陈东家到学校约是600米或610米。洗衣机售价约是3000元或3200元。这两种答案都是对的。通过本题的引导学生在做此类题目时就能够根据这样的判断方式给出正确的答案。
具体问题2:在具体的解决问题时,学生问:“在解决问题中出现的数应该估大还是估小呢?”例如: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第98页习题:城关镇礼堂有3000个座位,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生,如果这三所小学的学生同时参加活动,能坐得下吗?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能坐得下,但在估数时却给出了两种答案:800人或900人,学生就有疑问:虽然两种答案都是坐得下,但估成800人还是900人呢?
分析原因及解决策略:本题学生产生的疑问也是估大或估小的问题,只是这道题是解决问题,用最接近原数并较容易记忆的标准来进行估数好像行不通了,学生又犯难了,到底估大还是估小?在解决本题时,我让学生认真读懂题目意思后,说说自己的看法。本题是一道解决问题,需要我们根据题目情境进行解题。在估数时我让学生说说估800人的好处和估900人的好处,学生不难理解:如果估成800人,三所大约2400人,答案够坐。但是学生少估了,就容易造成位置不够坐后果。如果估成900人,三所一共2700人,答案还是够坐。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