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较高比例的单亲离异家庭。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已专门设立用以接待学生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辅导,开通了QQ心理沟通,建立“宝塔初中心理咨询工作室”空间,收集了第一手的个体咨询案例材料并投入到不断的研究中;开设全校各年级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各班级设心理健康委员一名,建立有针对我校特点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团体辅导活动校本课程,编写了《心灵鸡汤》校本书刊,并在不断反馈、修改、充实其内容。建立了书面形式学生心理档案,并开始启动整理分类的工作。已经开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它学科的渗透性教学试验,并已取得初步效果。将课题研究的方向定位在农村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上是为了汲取我校在这方面已有的经验和教训,进而摸索出一套更丰富,更简洁、更有效的辅导形式和方法,不断完善各种组织、课程,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在一个有效的、可见的模式下开展各种辅导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六、课题研究的目标1、对农村初中学生进行个别心理沟通的个案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疏理研究;2、开展心理健康理论课程和团体辅导活动,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f3、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他学科中的渗透教育的探索试行与研究。七、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及条件分析1、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同时加强重视初中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力培养,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健康阳光、心理健全的初中生。2、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所有的学生均来自于农村家庭,一部分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留守儿童较多,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发现、研究、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习障碍学生、单亲离异家庭学生、留守儿童、“问题学生”的问题,提高学校学生教育教学有效性、针对性,全面提升农村初中学生的智力、情感、人际交往水平,健全学生的人格,因此,这项课题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校多名同志是盐城市教育学会会员,都认真学习并研究过教育学、心理学,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有不少同志曾撰写或发表过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专门或相关论文,对此颇有心得和经验。本课题组成员对心理健康辅导都具有一
f定的实践经验,都亲临教育教学一线,大多掌握着研究本课题的专门理论和第一手资料内容。八、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