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资金管理中心负责人在与投资者交流时表示,资金缺口将通过自有资金弥补,接下来也将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包括与PE的合作。年初银监会的文件中明确,取消了2009年给予房地产信托的“特惠”政策,“四证”齐全再次成为开发商获得信托贷款的“铁门槛”。“现在国内开发商的融资渠道非常窄,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势必会遇到怎样去发展、如何去筹钱的问题。PE是比较可行、成本相对较低的融资渠道,也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凯德置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基金事务负责人认为。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基金抢项目的现象异常明显。一个好的项目价格相对便宜、法律结构简单、收购时不需审批面世,往往会引来20多家基金争抢结果可能将价格抬得很高。一位PE投资经理对《财经》记者表示,现在的PE喜欢投资房地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考虑,目前基金的规模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元,势必要选择一些单个标的额度足够大的被投项目。国外的基金此时选择了向并购基金和固定资产类基金的方向转型,而国内金融市场尚不成熟,可选择范围小,私募基金只有将目光投向房地产这个资金需求量大、利润也较有保障的领域。“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一线城市的价格波动大、风险大,而开发商也不愿意将价格低、位置好的项目拿出来与PE分享,因此,大多数PE更愿意投资二三线城市的项目,”该投资经理说。苛刻的合作“地产基金的钱都是救命的钱,救命的钱都是最昂贵的,在开发商仍然能够找到成本更低的资金之前,他们不会考虑PE与投行的进入。”美银美林投行人士表示,“但没有必要对PE进行妖魔化,这就是他们的商业模式。”即便如此,对风险天然敏感的PE,在与开发商合作的过程中仍然设定了诸多门槛。
f《财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PE的考虑是,投资房地产的风险主要在地价,只要拿地的价格合理,加上项目的“四证”齐备,风险就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开发商向PE融资借贷的年利率约在1518之间,甚至不乏更高的融资成本。PE为开发商提供的融资额度依据其对未来市场走势的判断而不断调整。在为开发商的项目测算估值之后,他们会在这个数字的基础上打一个折扣,以确定最终的投资数额。“4月宏观调控之前大概是8折,现在可能就只有6折,也就是项目预测总的净利润为10亿元的项目最后只能放出不超过6亿元的资金。”一位投资者解释道,“这也是PE控制风险的一个有效方式。”当被问及是否考虑到将来可能施行的更加严格的宏观调控时,该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