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致房颤的原发病不解除,就算转窦了也易复发)。(5)转窦成功并维持自然好,若转窦失败则要说服患者安装永久起搏器。明显长RR(3S)或不够3S但有泵血不足、晕厥等症状时,均要考虑安抚永久起搏器,否则后患无穷,严重的可能心脏停搏死亡。
电解质紊乱主要是低钾和高钾。基本上严重高钾血症都是出现在肾衰患者。若想单靠ECG来发现高钾血症,恐怕不现实。但
有朝一日看到一个肾衰的出现T波高尖对称,基底变窄,甚至QRS增宽;则要高度谨慎高血钾(下图)。
通过ECG来发现低血钾也不现实,除非该医生临床水平很低而心电图水平较高。因为明显低血钾多是先有进食明显减少等病因,有腹胀乏力等表现,若看症状都不考虑低血钾的医生,如何期望他通过ECG发现低血钾?但懂一下还是好的,在T波后再出现一个与T波同向的u波,或QTc间期延长,应注意有无低血钾。不过实际上很多低血钾ECG并无此表现,而ECG如此表现的却不低钾。二、不会出人命但有临床意义的心电图
(一)STT改变我觉得这实际上是心电图最常见、最有意义又最复杂的一个问题。什么叫ST段抬高压低,以什么为标准,抬高压低多少就算?我想心内科医生都未必有多少个能完全正确回答这个问题。须先确的几个问题:(1)ST段是指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之间的线段。(2)ST段的起点叫J点。(3)怎么确定等电位线(基线),极少书籍(包括《诊断学》)提到:有多种说法,一般以TP段(T波起点P波起点)作为等电位线如果TP段不易确定,可前后两个QRS波群起点的连线作为等电位线。以J点(ST段起点)作等电位线的垂线,交点在等电位线上的后面3小格的点,以该点作等电位线的垂线,与ST段相交,则这条垂直线段就是抬高压低的距离。在任一导联只要下移005mV(半细小格)就是“ST段压低”;V4V601mV(或)V1V2上抬03mV(或)V305mV则为“ST段抬高”。肢导我从未见有文献提过标准,但我认为仅指那些肉眼看ST须很明显抬高的。但实际工作中,要是这样精做细画,则花儿都谢了,一般都是用肉眼看一下它有没抬高压低。T波低平:对于主波向上的导联,只要T波振幅同导R波110就叫T波低平。主波向上的导联T
f波倒了就叫T波倒置,主波向下的T波正常的就是倒置的。STT改变各情形相当复杂,简单点说,多考虑临床意义如下:1、冠脉供血不足或心肌缺血(后者更严重):若有胸闷胸痛等史,或有冠心病病史,STT改变多诊断冠脉供血不足(下图)。
对于心绞痛发作胸痛,治标方法为:硝酸甘油05mg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