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响应的常见分解形式,掌握系统全响应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系全响应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以习题为引入,介绍响应的常见分解形式,重点介绍系统全
响应的计算方法,其分为零输入与零状态响应,通过典型实例进一步巩固知识,并通过布置、评定练习来了解并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课堂练习、作业:
7147162
课后小结:
该内容是教学重点,通过例举例题讲解系统全响应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习题巩固该内容,讲解还是偏快,应进一步降慢讲解速度。
f第9次课2学时授课时间课题(章节)第3章傅里叶变换
1周期信号表示为傅里叶级数2周期信号的频谱教学目的与要求:正确掌握傅立叶级数的三种表示形式;掌握周期信号幅度谱相位谱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周期信号幅度谱相位谱的特点,建立频谱的概念。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板书与PPT演示相结合通过实例导入周期信号幅度谱、相位
谱的特点及概念,让学生逐步树立起物理概念。通过评定练习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课堂练习、作业:
课后小结:
该内容是重点,学生首次理解频谱概念,还是有些抽象,需加强督促学生复习,加深频谱概念。
f第10次课2学时授课时间课题(章节)3傅立叶变换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频谱函数和频谱密度函数之间的关系;掌握非周期信号的频谱计算;掌握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并能准确的计算频谱。
教学重点、难点:非周期信号的频谱计算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强调傅里叶系数的物理理解。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板书与PPT演示相结合先介绍傅氏变换的物理意义,通过板
书让学生明确频谱函数与频谱密度函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列举介绍与实例讲解并举的方式讲解傅立叶变换的性
质,并通过习题深化该知识的讲解。
课堂练习、作业:58124510
课后小结:
该内容是重点。通过实例讲解,提高学生如何运用傅里叶变换的性质进行理解、解题。速度偏快,学生吸收有些困难,因此需进一步讲慢,便于学生吸收。
f第11次课2学时课题(章节)4傅立叶反变换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傅立叶反变换概念与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傅立叶反变换的计算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进一步复习巩固傅立叶的性质,用典型习题来讲解傅氏性质
的应用,然后讲解傅氏反变换,以及如何利用傅氏性质求解反变换。
布置部分习题,深化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课堂练习、作业:
55517
课后小结:
在上次教学的基础及同学们回去复习的基础上,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