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考核评价等体系建设,形成科学规范的教育质量监控方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2建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要把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放在重要位置,而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的提升,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自身的特色。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在建立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主要具有以下特色:
321专业设置以职业素养的培养为坐标。加强专业建设的指导,制定专业建设的基本框架和建设进度,定期检查、评估和验收。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的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先进制造业、新兴战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相适应的八大专业集群,专业设置基本涵盖地方经济产业链。
322教学设计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宗旨。尝试兴趣教学法和基于过程系统化教学,效果显著,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
323课程模式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前提。一是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导向,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坚持实践教学点以发散式思维进行观测,形成校内外相结合,集实训、实验于一体的多元化动手实践育人路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符合学科专业的、够用、能扩展的实践教学目标进行设置,构建起具有认知验证性、综合模拟性和创新实践性三个实验层,并且涵盖基础实验课程、基本技能实验、综合实验和创业实践四个模块的“三层面、四模块”的特色实验训练体系。从构建教学模式、知识和技能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程序等方面,建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324培养途径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目标。实践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企业冠名班、岗位培训、订单培养、中外合作办学等办学模式,注重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锻炼,并将其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就业有保障,创业有特长,升学有希望。
33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包含工和学两个方面,学而习之,习而再学之,循环交替,互相促进,互为补充。
331教学主体的双元化。学校和企业进行密切合作,形成双元联动、驱动、互补、互动的关系体。积极调动企业和用人单位在培养急需高技能人才的动机与欲望,驱动企业和用人单位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的积极性;调动学校拓宽办学渠道和积极扩展学生就业空间的动机与欲望,驱动学校利用企业实验实训和师资等宝贵资源的积极性,实现校企双赢。
332建立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并行、互动的课程体系。围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