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而出现从众行为。
113
当非正式规范和正式规范不一致时,个人往往按照(非正式规范)行动。
114
“三个和尚没水喝”说的是群体中的(责任分散现象)。
115
有效的工作群体具有以下特征(成员乐于接受群体目标;群体内外有良好的意见沟通;对下级适当授权;成员有较
高的工作动机;成员精神状态良好;较高的生产性)。
116
非官方规定的,自然形成的群体是(非正式群体)。
117
个体在群体情境下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叫做(社会助长作用)。
118
“随大流”说的是(从众)现象。
119
高昂的士气是群体长期保持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
120
法治社会强调对(社会规范)的服从。
121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个体的需要满足)。
122
在对人的知觉中,并非任何个性品质都会产生晕轮效应,只有(核心)品质才有这种作用。
123
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是(教育目的)。
124
根据多伊奇的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合作是双方目标或手段之间有(肯定性)的依赖关系。而竞争是(否定性)
的依赖关系。
125
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126
先入为主”说的是对人知觉的(首因效应)。
127
“一好遮百丑”或“一丑遮百好”说的是对人知觉的(晕轮效应)
128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是人际吸引中(相似吸引)。
129
在人际吸引中长远起作用的因素是人的(个性品质)。
130
在工作任务比较困难,而且部分群体成员不能独立完成全部工作时,应选择(合作)。
3
学校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补修)
f131
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易动摇,易分心;注意的范围小,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
力较弱;注意有强烈的兴趣性、直观性和感情色彩;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有意注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
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重大作用)。
132
少年期的特色用四个字来概括是(短、快、多、大)。
133
班集体形成的四个阶段是(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形成期)。
134
学生班级群体的基本特征是(水平的一致性;组织的稳定性;成员间的平等性;活动的计划性;班主任的权威性)。
135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①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并保持在一定的能力水平上;②情绪乐观稳定,心境处
于轻松、愉快的状态之中;③意志坚强,有一定的挫折耐受能力;④人格完整,与学生的角色相称;⑤有自知之明,能
严格要求自己,并接受自己;⑥能与同学、老师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团结互助、热爱集体;⑦有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