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
我国农林牧各业分布的状况都有明显的区域性,水分是构成这些区域性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二、农业气候条件的评价与农业气候区划(一)农业气候资源的评价1、农业气候资源评价的目的和任务1、目的:通过对农业气候要素的具体分析,了解期数量、质量及时空变化情况,掌握它们之间组合的变化规律,揭示农业气候资源的特征,分析鉴定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有利和不利的方面,从而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以挖掘农业气候资源的潜力,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2、任务:(1)为按照生态规律布局农业生产,建立生态农业,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而进行的农业气候分析;(2)为各地农、林、牧、鱼的合理配置及作物品种、种植制度的选择而进行农业气候分析;3为抗灾保产进行的农业气候分析4为采用科学的栽培、耕作、农机作业进行的农业气候分析5为有效的引种、扩播进行的农业气候分析二、评价的内容和指标:
6
f1、光能资源2、热量资源3、水分条件4、光、热、水资源的有效性(三)、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评价1、农业气候区划1)规划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目的:为实现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现代化而制定的农业区划和规划提供农业气候的依据。
任务:发挥农业气候资源优势,避免和克服不利条件,以及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大农业结构2)区划系统
第一级区农业气候大区第二级区农业气候带第三级区农业气候区三、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分布规律与特点(一)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现状我国光能资源丰富,水利资源方面,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存在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的特点。(二)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分布规律和特点1、东部季风农业气候大区(1)、季风活跃,构成了我国季节性农业生产特征
7
f(2)、光、温、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3)、水热同季,适于扩大高产作物栽培(4)、农业气候类型多样,适宜发展名优特农产品生产(5)、气候复杂农业气象灾害频繁2、西北干旱农业气候大区(1)、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2)、降水少,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均(3)、积温有效性高(4)、风能资源丰富,沙化严重3、青藏高原农业气候大区(1)、太阳总辐射能多(2)、年平均气温低,暖季温良,最热月平均气温不高,积温少(3)、基本没有绝对无霜期(4)、水湿状况差异悬殊(5)、农业利用独具特色四、农业气象灾害(一)、干旱1、干旱的发生及其危害
干旱时植物体内水分亏缺,正常生理活动遭到损害,严重时造成作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