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动力学初步概念、酸碱和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金属配位化合物化学。化学分析部分共32学时。结合相关的平衡原理,介绍酸碱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
20
元素化学部分共36学时。按周期表分区介绍重要元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正课内容素资源、性质和应用,核化学也安排在这个模块。
f“副课”由适合一年级学生的5个学术性报告组成。与一般的学术报告不同,“副课”显示一定的规范性,共10个课时。20042007年度的内容是:“超越化学看化学”、“美与化学”、“无机化学与环境”、“生物体中某些重要无机化学过程”、“周期表在化学学习和化学研究中的指导作用”、“氢能源和氢化学”。“副课”是国内同类课程的一项首创,它延伸了“正课”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学习化学专业的兴趣。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面对已经习惯了中学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的大学一年级学生,除业务知识方面的难点外,还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困难,例如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如何逐步开展双语教学等。我们解决的办法是:(1)由史启祯教授主持开设网上“主编说课”栏目,共18小时,专门讲解重点和难点。“主编说课”这一平台主要定位于与国内同行进行交流,学生也可以从中受益。(2)教材中全部习题是用英文表达的,我们在《学习指导》书中包含了中文对照,以帮助可能遇到困难的少数学生。(3)网上提供“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授课教案”、“要点习题”、“自测练习”、“资源库”、“元素性质”、“参考文献”栏目,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4)向学生推荐辅导读物。我们将英国出版的《牛津化学入门》丛书中的10本译为中文,以汉英对照本印刷见前,供学生借阅和参考,扩大学生的视野和外语阅读能力。(5)开展“学生习作”活动。安排学生就相关的知识点完成小论文,分组报告,锻炼他们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是:在教学内容的每一章选择出若干相关题目,让学生通过查阅参考资料和网上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练习写出“课程小论文”,然后分组报告、讨论。例如第一知识模块《基本化学原理》部分,学生写了27篇小论文,加深了他们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21
f22
f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1教材使用与建设
使用史启祯教授主编的《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为主教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