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对小学作文教学的一点看法
11月9日,我有幸在滨江学校听了两位老师的作文课,感受颇多。我对黄飞老师的课印象尤为深刻。黄老师平易近人,语言风趣,听他的课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只觉得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溜走。其后,刘艳老师对当今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剖析得很深刻,并切合自身的实际事例补充,我觉得整个报告有针对性,我受益匪浅。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际,我也谈谈我对小学习作教学的一点看法: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流行模式是:布置一个作文题目,提出写作要点介绍一些作文的技巧学生自己作文教师批改和讲评学生的“作品”。同时,还会要求学生平时多阅读各类型的优秀作文,并做好摘录、积累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种模式的作文教学过程重点在于“素材”“写作技巧”和,目的在于“作品展示”。那么,这样作文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吗?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吗?当然不能。那么,如何使学生自觉、尽情地投入到习作中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实施:一、要注重自信心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想写、乐写自信心是小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中很重要的心理品质,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开始学习写作或没有什么写作“天赋”,并在写作中屡遭失败的学生,他们的确有一种望“文”生畏的心态。故此,教师要想打开学生心里的这个“结”,让学生在每次作文时都想写、乐写,就必须从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入手。只要能使学生攻破这一关,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作文教学就能顺利进行了。在教学生习作时,我并没有急着把写作的有关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搜集了一些本校学生在报刊或作文选上发表了的文章,展示给他们看,让他们知道,只要认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用自己的真实语言表达出来,就是写作文了。别的同学行,他们也行,这样先给他们打一针“我能行”的强心剂,以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自信心有了,写作兴趣有了,适当再讲授有关写作的知识,循循善诱,学生就想写、乐写了。二、要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会写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材料可写。往往教师布置下作文题,学生总会感到无从入手,没什么可写,这就陷入了僵局。这时,必须
f得想方设法融化“冰点”。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写作过程的特点,精心设计出一些与教学目的相关且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景。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着“准备”“构思”、“起草”和“定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