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教育论文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潘霖
(兰州大学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未成年人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其健康成长关乎到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和未来。但未成年犯罪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社会性问题,其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为全世界的三大公害。近年来,我国未成年犯罪呈一种上升趋势,本文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未成年犯罪;规制;特征;对策DOI:1016083jc
ki221296g4201507069中图分类号:D92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7015102收稿日期:20150127作者简介:潘霖(1991),女,江苏盐城人。兰州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学,知识产权法。未成年人犯罪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实施的犯罪,未成年人犯罪已然成为不容小觑的问题。为了有效地预防未成年犯罪和挽救涉案犯,本文探究青少年犯罪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予以分析,以期从根本上帮教涉罪未成年人。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与特点(一)未成年人犯罪时的情况未成年人犯罪时的具体现实情况对于其犯罪原因、特征和解决途径起着基础性
f的作用。依据相关数据资料,对未成年人的犯罪情况进行如下分析:首先,从未成年人父母的角度来分析,很多父母在外打工,不能给予子女应有
的教育和沟通。其中比较显著的是父母文化程度较低,不能很好地引导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甚至有些父母本身还在服刑,反而为未成年人“树立”了反面教材。
其次,从未成年人的生活状态来看,未成年人犯罪时大多独自打工、独自流浪或已辍学等。在调查中发现未成年人犯罪时正在接受教育的不到30,他们中的多数人不是在打工就是在无所事事,甚至被法院判过一次处罚的高达九成比例。
最后,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方面来分析,如上所述的未成年人和其父母不在一起,相应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也是近些年社会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父母关心教育的侧重点也是重要影响因素,现实生活中父母对其子女关心的侧重点在吃穿、是否违法等生活浅层次的方面,对他们的成绩、品德等心理问题提及甚少。更为明显的是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沟通,尤其是对子女的鼓励也是极少的。家庭因素及家庭经济生活水平成为重要影响因素,多数未成年人认为自己的家庭生活较为困难,往往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首先,客观方面,从调查中发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