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在全球超过150个国家拥有7400多个营业网点,近年来连续实现盈利。2004年,赫兹公司的净利润比上年翻了一倍多,达到3655亿美元,销售额为67亿美元;相比福特总共1717亿美元的销售额才取得了349亿美元的利润,赫兹的盈利能力非常强。而福特出售赫兹的原因,是其在北美市场的经营业绩不断下降,市场份额不断萎缩。r
  收购竞标的最终结果,是凯雷和美林组成的竞购团以150亿美元的价格取得了标的(包括这些基金所承担的债务)。此次交易价值,成为KKR公司1989年以310亿美元买入雷诺兹纳比斯科公司之后最大的一桩杠杆收购案。凯雷集团的合伙人乔治泰姆克(GeorgeTamke)出任赫兹公司董事长。在2005年底收购完成后不到一年的时间,赫兹在凯雷和美林的运作下就进入了发行新股的程序,并于2006年11月成功上市,刷新了当年的单次筹资记录。对于赫兹的提前上市,业内人士无不揶揄地说,凯雷是“捡到了皮夹”,而福特则因为“眼光短浅”,丢了“快煮熟的鸭子”。r
  2006年,凯雷又先后发起和参与了年度第二和第三大的私人股权收购。这两起收购案,都是凯雷联合其他著名的PE完成的。其中,飞思卡尔(Freescale)收购战,是历史上高科技行业最大的收购交易。更让其骄傲的是,凯雷在这一收购中联合黑石,以低价击败了“老大”KKR,让KKR郁闷不已。r
  飞思卡尔主要生产使用在手机、网络设备和汽车上的芯片,业务遍及30个国家。2006年7月,公司季度报告显示,飞思卡尔净利润增长了一倍,达26亿美元,收入增长9,为16亿美元。r
  最早提出收购飞思卡尔的并不是凯雷和黑石,而是KKR和贝恩资本(Bai
Capital)。2006年9月,由KKR、贝恩资本、APAX以及银湖投资等组成的竞购团宣布,出资178亿美元,发起对飞思卡尔的收购。在此之前,KKRBai
财团刚刚同飞利浦达成协议,以34亿欧元(约合4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的芯片部门。如果再得到飞思卡尔,KKRBai
有可能会将其同飞利浦芯片部门合并,以削减成本、提高效率。r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如果再收购飞思卡尔,KKRBai
财团可能会面临反垄断方面的麻烦;另一方面,飞思卡尔管理层并不愿意接受KKRBai
财团的出价,因为一旦KKRBai
财团竞购成功,他们可能会面临同飞利浦芯片部门高管竞争职位的命运。这些情况,给凯雷和黑石加入争购提供了时机。r
  于是,凯雷和黑石联合了Permira基金和德州太平洋集团,开出了比飞思卡尔2006年9月8日之前30个交易日的平均股价高出36的价格,交易总额为168亿美元。为了进一步表示诚意,凯雷和黑石还暂时终止了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