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进入破产保护的美国航空公司全美航空(USAirways),然后以20多亿美元价格与其他机构联手收购餐饮连锁巨头汉堡王(BurgerKi
g)、收购处于破产边缘的全球第三大芯片厂MEMC,行事每每出人意表。r
r
  比较特别的是橡树公司,该公司的特长在于能够通过以大比例的折价购买像保险公司Co
seco和放贷公司Fi
ova这样债台高筑的公司的不良贷款,并尽可能快地获取高额回报。橡树的合伙人放言:“我们打算以50的价格进行收购,你要想买到便宜的,就得到废物堆里去寻找。”但问题是,不是哪一家公司都具有火眼金睛。与橡树公司比较接近的是阿波罗公司,当别的PE对一些债务累累、濒临破产的公司敬而远之的时候,阿波罗却视之为香饽饽。对不良债务的收购以及对被收购公司进行重组(restructure)一直是阿波罗的强项。不过,阿波罗对濒临破产的公司青睐有加的底气更来自于公司对破产程序的专业理解。r
  作为PE长青树,华平的投资风格则可以总结为长线投资、宁缺勿滥,在寻找到合适的投资目标之后,又敢于以巨额资金压在一个企业上,全力协助其发展。其投资的基本哲学是“像经营性公司一样建立可持久业务”。r
至于国人比较熟悉的凯雷,其“总统俱乐部”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利用政界知名人士“开路”可以视为凯雷的独门暗技。r
  然而,PE们的滚滚财源不断引起人们的广泛争议与指责。以黑石集团为例,其2006年人均创利是高盛的9倍,堪称华尔街最赚钱的机器。黑石上市后,其创始人也以100亿美元的身价跻身全球顶级富豪的行列。在那些被收购梦魇困扰的经理人眼中,PE一味加大公司的财务杠杆,用大规模分红与出售资产来满足收购贷款利息支付的需要,以大规模裁员破坏公司和所在社区的良好氛围,而后更以种种手法变现。而在几年之后,PE掠夺了财富,留给公司的往往是一片狼藉。这在KKR并购RJR的案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所以,批评者认为,PE的巨额利润来源于牺牲原有股东、债权人、员工的长期利益。r
  最近,美国的龙星基金收购韩国第五大银行外汇银行51的股权,获得了超过40亿美元的利润,调查者发现其在收购价格上有贿赂当地主管官员的不法行为,在利润应交所得税安排上也有非法避税的嫌疑。这更为PE招来了不少恶评。r
  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已无法回避PE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事实上,国际PE大鳄们早已在中国上演了一个个收购大戏。新桥收购深圳发展银行、高盛收购双汇集团、凯雷收购徐工集团等,都在相关行业激起了一阵强烈的地震。2006年,PE们在中国内地共投资129个案例,参与投资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