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的预期目标的过程。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1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1)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2)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制度;(3)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4)教师人事管理制度。2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3学校组织的管理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4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1)行政管理方法;(2)法律方法;(3)思想教育方法;(4)经济方法;(5)学术方法。5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2)教学工作管理;(3)教务行政管理;(4)总务工作管理。
四.学校、家庭和社会
1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首先,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对学生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其次,学校的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学校的教育水平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职业素养的高低。再次,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程度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2家庭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任务)(1)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
4
f(2)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3)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4)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3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任务)(1)组织校外社会文化教育场所,对青少年儿童实施、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2)在学校和家庭的配合下,组织好学生的寒暑假生活及节假日的活动。(3)为学校培养科技、文艺、体育、美术等学生骨干,推动学校的课外活动。同时为国家积极发现和培养各方面专业人才。(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树立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观点。(5)开展各种家庭服务,如设立校外青少年儿童活动站,为少年儿童的校外活动提供场所,为家长解决双职工子女的午饭问题等等。4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一)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配合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类情况:1)一般性指导。2)针对性指导。3)分类指导。4)个别指导。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互访。(2)家长会。(3)家长委员会。(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有:(1)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