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使人们在认知上存在偏差,缺乏对国家宏观作用的正确认识,也导致国家原有职能未能自上而下进行全面有效发挥。新时代下,我们必须要摈弃这种误差,坚定不移地发挥国家在平衡社会发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展、维护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树立国家理念,确保中国社会稳步前进。
(三)国民独立要提高全民素质
近代国家观念演进的历程表明:如果用旧的思维方式来运用新的制度只是改变符号,现状依旧保持不变。人民思想的独立影响着国家制度的改变和优化,甚至决定着国家的兴衰荣辱,这种独立源于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素质的提高从内生动力激发了对独立的追求和渴望。因此,只有从意识形态的深层次挖掘,全面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自觉培养人们的国家意识,激发人们独立自主、向善向好的人格觉醒,塑造国家、人民共同发展的良好形象,才能使国家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四、评价
近代的中国社会,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一大批爱国主义人士心忧国家现状,痛批社会乱象,激发出他们强大的民族爱国情怀,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无数次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近代中国国家观念正是在这种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下形成和确立起来的,而后又促进了民族革命运动的壮大和发展,革命的高潮又不断使这种观念深入人心,逐渐形成新的国家观。虽然这种新的国家观念还存在着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对国家的认识有其局限性和狭隘的观点,但与传统的国家观念相比仍有巨大的进步,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和先进思想的汇集,体现了近代化的特点和本质,展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和中国近代历史的精神面貌,引导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新中国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广泛号召力,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考文献:
1陈艳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
2周游象征、认同与国家:近代中国的国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