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丁辛醇产能、我国丁辛醇产能、进口和消费持续增长20090120090120073653佚名已点击1758次
我国从50年代中期开始用粮食发酵法生产丁辛醇。年代中期吉化公60司电石厂从法国引进7000吨年乙醛缩合法丁辛醇生产装置,1982年吉化化肥厂从德国巴斯夫公司引进5万吨年高压钴法装置,大庆、齐鲁分别引进英国戴维公司低压铑气相循环法装置,生产能力各为5万吨年.90年代北京化工四厂从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引进低压液相循环铑法装置,生产能力5万吨年。近年来由于国内多套引进丁辛醇的技术改造,已使我国丙烯羰基合成丁辛醇生产能力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英国戴维(Davy)过程技术公司向中石油和中石化继续技术转让其低压羰基醇工艺技术,该工艺由戴维公司与原联碳(现陶氏化学)公司联合开发。采用戴维公司的低压铑催化剂羰基合成工艺,以聚合级丙烯、合成气和氢气为原料。我国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羰基醇装置是KPT陶氏化学公司低压羰基合成工艺第4次技术转让给中国的装置,该装置设计生产14万吨年丁醛,然后再转化生产丁醇和辛醇。戴维为吉林石化公司提供专利技术、设计、设备和技术服务,在吉林建设的128万吨年正丁醇装置,2004年投产。于戴维过程技术公司为中石化齐鲁石化公司提供专利技术、设计和技术服务,建设171万吨年辛醇(2乙基己醇)和285万吨年异丁醛装置,于2004年投运。2001~2003年,我国丁醇和辛醇生产能力分别为160万吨年和260万吨年。2004年丁醇和辛醇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80万吨年和431万吨年。20052007年丁醇和辛醇生产能力均分别达到388万吨年和541万吨年,丁醇和辛醇总生产能力达到929万吨年。2007年我国丁醇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104。由于羰基合成丁辛醇生产装置丁醇辛醇产量可以调节,齐鲁石化、大庆石化和北化四厂的生产装置均为丁醇辛醇可互相切换式生产,因此丁醇辛醇实际产量只能按需定产。扬子巴斯夫公司建设的21万吨年丁(辛)醇装置,辛醇年产能力为11万吨年、丁醇年产能力为10万吨年,于2005年6月投产,从而使20052007年我国丁、辛醇生产能力分别达到了388万吨年和541万吨年。我国丁辛醇产不足需,是世界上最大的丁辛醇进口国。2004年前产品自给率不足50,2005年上升至60左右,2006年上升至平均65左右,2007年丁醇和辛醇产品自给率分别为565和675。2006年丁醇进口量2358万吨,自给率上升到606。2007年丁醇进口量上升至2891万吨,自给率下降到565。2006年辛醇进口量下降至2557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