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的文化内涵
作者:来源:《人民论坛》2013年第29期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和
排名:第7位得票数:5751得票率:526
精华阐释:“和”的本意可以理解为:人人都有饭吃,天下就和平;如果没有饭,天下就乱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已经把“和”落实到生活中,成为中国人重要的信仰和思想观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家庭内部有“家和万事兴”之说,人与人之间讲“和气致祥”,做生意讲“和气生财”,国家之间讲“和衷共济”。
传统经典中的“和”
“和”的历史非常悠久。“和”在甲骨文中为“”,后来演变成了“”,这两个字形在《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中可以查到。“和”是一个形声字,从“口”,“禾”声。口是用来吃饭的,禾代表粮食。“和”的本意可以理解为:人人都有饭吃,天下就和平;如果没有饭,天下就乱了。我们说“民以食为天”也是同样的意思。
《说文解字》讲“声音相和”,我们现在也讲“唱和”“和声”,“和”有附和的意思,也有和谐的意思。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周易中孚卦》说:“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意思是有只鹤在山阴鸣叫,它的孩子应声附和;我有好酒,与你共同享用,这是周易里面最优美最有诗意的一句爻辞。《兑卦》初九爻辞为“和兑,吉”,“兑”是愉悦的意思,同性相遇,不是敌对而是和谐互助,所以大家都很愉悦,结果也是吉祥的。
《尚书尧典》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帝尧能发扬大德,使家族亲密团结。家族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其他各族的政事。众族的政事辨明了,又协调万邦诸侯,天下民众也随着变化而友善和睦起来。
“亲九族”就是首先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使之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平章百姓”就是继而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进而使各国团结起来,这就是“协和万邦”。
《尚书》中,周公曾讲,家族不和要努力使之和睦;国家之间不和,也应力争使之和谐,这是天的意志。因为当时人们有“天命论”、“君权神授”的观念,君主要“敬德保民”、“以德配天”,否则将会失去统治资格,而国家之间的和谐正是天的意志。
从五经的记载来看,《诗经》里有“和羹”一词,指很美味的肉汁。《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了齐景公和晏婴有一段对话,讲“和”与“同”的关系。齐景公曰:“和与同异乎?”晏子对曰:“异!和如羹焉,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