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gotabrother或者Ihavegottwosisters的句型,还有些学生生活中可能有叔叔阿姨,但同样为了操练句型,也只好说Ihave
’tgota
u
cleau
t了。情境的创设应该是为语言的实践服务的,如果违背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恐怕也很难达到语言真实交际的目的。
(四)资源利用不恰当
f案例34听力活动案例
课题:Whatareyoudoi
g
1.教师活动:播放Flash动画。画面呈现两只小鸟的问答,互相询问小狗、小鸭、小猫等动物分别在做什么。
2.学生活动:观看。(片长2’30’’)
3.活动反馈:教师提问:Whatarethetwobirdsdoi
g
学生回答:Theyaretalki
g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使用的flash动画固然是很好的教学资源,集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形象生动,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但遗憾的是,资源利用不恰当,且利用率太低。活动的初衷是训练学生听的技能,但是flash动画却再现了画面和动作,学生不需要听,所有细节通过看就全部知晓了,资源没有真正起到训练听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视频资料是不太适用于听力练习的。听力练习的资源最好只播放声音,而不出现画面,让学生通过听去获取信息。
其次,flash动画里包含的细节信息很多,学生从头到尾观看了2’30’’,却只回答了一个过于简单的问题Whatarethetwobirdsdoi
g资源的利用率太低。如果把这段动画当作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模仿和操练的工具,其实效性会更好。
(五)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理想
案例35句型操练活动案例
课题:Whatareyoudoi
g
1.教师活动:依次展示19幅图片,提问:Whatisheshedoi
g或者whataretheydoi
g
2.学生活动:个体依次回答。
案例分析:此案例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资料太多,没有经过适当剪裁。其实10幅图片足矣;其次是图片呈现和组织的形式不当,过于雷同和单一,不能真正实现操练活动的实效性。案例中教师采取逐一呈现图片的方式,然后一个个叫学生回答,从学生活动的广度来看,只有19名学生参与了活动,其他大部分学生处于一种无任务的消极状态;从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来看,图片的内容和活动的组织形式过于机械和单一,学生没有太多思维的参与和碰撞,只需要看着图片中的动作回答即可。如果在示范两三幅图片的问答后,采取一屏显示六幅图片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互相问答,就能使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而且学生在讨论中也能开阔思路,对图片产生多种解读,从而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f(六)缺乏有效的评价和反馈
案例36活动拓展案例
主题:Weatherreport(天气预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