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开展自我评价,主动查漏补缺;地方煤炭主体企业每月对所属煤矿进行一次安全初评,评价结果及时上报所在县(市、区)煤炭管理部门;产煤县(市、区)政府每季度对辖区内地方煤矿进行一次安全评价,评价结果及时上报郑州市煤炭管理局审核;郑州市人民政府委托市煤炭局每季度对产煤县(市、区)
3
f煤炭管理部门、全市地方煤炭主体企业进行安全评价;随时对产煤县(市、区)对所属煤矿的评价结果进行抽查。(三)评价结果1煤矿企业。按评价得分高低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和四类矿井。一类矿井:得分不少于总分90(含90);二类矿井:得分不少于总分85(含85);三类矿井:得分不低于总分80(含80)。四类矿井:得分低于总分80或连续两次被评为三类矿井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煤矿。2地方煤炭主体企业。得分低于总分数的85或所属煤矿有两个以上(含两个)被评为三类及以下等级矿井的主体企业,责令所属煤矿一律实施停工停产整改。问题整改到位后,经县(市、区)煤炭管理部门初验合格,报郑州市煤炭局复验合格后,按照有关程序复工复产。3县(市、区)煤炭管理部门。对县(市、区)煤炭管理部门的评价,按照《郑州市安全生产行政效能监察办法》(郑政〔2011〕73号)规定,作为市委、市政府对各产煤县(市、区)煤炭管理部门每季度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五、分类管理按照最终的安全生产综合评价结果,对煤矿实施分类管理,总的要求是:鼓励支持一类矿井,督促指导二类矿井,重点监管三类矿井,逐步淘汰四类矿井。做到安全监管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4
f一类矿井:各级政府和煤炭管理部门要从优先复工复产、证照办理等生产政策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类矿井:各级政府和煤炭管理部门要认真分析该类煤矿在生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针对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制定措施,限期整改提高,确保装备上水平,管理上台阶。三类矿井:必须实施不少于一个月的停工停产整改。停工停产整改期间,每班下井人数不得超过29人。各县(市、区)政府和煤炭管理部门要落实领导挂牌督办制度,派专人驻矿监督整改。问题整改到位后,经县(市、区)煤炭管理部门初验合格,报郑州市煤炭局复验合格后,按照有关程序复工复产。凡不执行停工停产指令或违法违规组织生产、技改的,要依法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依规进行严肃处理。进行严肃处理四类矿井:得分低于总分80或连续两次被评为三类矿井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煤矿。停工停产整顿到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