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在负极或正极上进行的氧化或还原半反应叫做电极反应。总反应称为电池反应。铜锌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可分别表示如下:电极反应负极Z
→Z
22e
f正极Cu22e→Cu电池反应Z
Cu2→Z
2Cu单独表示电极组成时,作为导体的金属通常写在右边。铜锌原电池有两个电极组成式为Z
2│Z
和Cu2│Cu。为了方便,原电池装置可用符号表示。书写电池的惯例如下:1.一般将负极写在左边,正极写在右边。2.写出电极的化学组成及物态,气态要注明压力(单位为kPa),溶液要注明浓度。3.单线“│”表示极板与电极其余部分的界面。4.同一相中不同物质之间以及电极中其它相界面均用逗呈“,”分开。5.双线“‖”表示盐桥。6.气体或液体不能直接作为电极,必须附以不活泼金属(如铂)作电极板起导体作用。纯气体、液体如H2(g)Br2l紧靠电极板。铜锌原电池的电池表示式为:一Z
│Z
2c1‖Cuc1│CuFeCL3和S
CL2溶液间可发生下面反应:2FeCl3S
Cl2→2FeCl2S
Cl4该反应可以组成一个原电池。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及电池表示式为:电极反应负极S
2→S
42e正极Fe3e→Fe2电池反应2Fe3S
2→2Fe2S
4电池表示式Pt│S
2c1S
4c2‖Fe3c3Fe2c4│Pt上述电池两个电极组成式为S
4,S
2│Pt和Fe3,Fe2│Pt。二、电极电位的产生用导线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联接起来,其间有电流通过。这表明两个电极之间存在电位差。下面简单介绍金属及其盐溶液之间相界面上电位差是怎样产生的。金属晶体是由金属原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当把金属插入其盐溶液中时,金属表面的离子与溶液中极性水分子相互吸引而发生水化作用。这种水化作用可使金属表面上部分金属离子进入溶液而把电子留在金属表面上,这是金属溶解过程。金属越活泼,溶液越稀,金属溶解的倾向越大。另一方面,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有可能碰撞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上得到电子,还原为金属原子沉积在金属表面上。这个过程为金属离子的沉积。金属越不活泼,溶液浓度越大,金属离子沉积的倾向越大。当金属的溶解速度和金属离子的沉积速度相等时,达到了动态平衡。在一给定浓度的溶液中,若金属失去电子的溶解速度大于金属离子得到电子的沉积速度,达到平衡时,金属带负电,溶液带正电。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并不是均匀分布的,由于静电吸引,较多地集中在金属表面附近的液层中。这样在金属和溶液的界面上形成了双电层(图62(a),产生电位差。反之,如果金属离子的沉积速度大于金属的溶解速度,达到平衡时,)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