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读《论语》有感
作者:李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4年第08期
茶余饭后打开电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起来。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有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但要真正走进《论语》,离孔圣人更近一些,还需亲自读一读。
细读《论语》,才真正理解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细读《论语》,让人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君子;细读《论语》,才明白应该怎样学习,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如何教学。
下面,从做人、学习、教学三个方面,谈谈读《论语》的一些感想:
一、做人:仁爱,诚信
“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也,为人处世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能以关爱他人的心态面对生活。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孔子不仅是一个仁爱的宣传者,同时也是一个仁爱的实践者。孔子提出,人只要能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就可以称之为志士仁人。《论语》中记载: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孔子在教导学生,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平易近人,做事谨慎,诚实守信,博爱众生,亲近仁者,这一切都做好了,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去学习文艺了。一个普通的人,要把这几点都做好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作为老师,就应该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去感化学生,为学生作出行动上的模范。如果一味喋喋不休地对学生做出种种口头上的要求,就不是“爱人”,而是折磨人。
二、学习:谦逊,严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中给人感触颇深的两句话。前一句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句告诉人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深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教学中接触很多人,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有激情勃发的年轻教师,有充满朝气的可爱的学生,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去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于学习,就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同时又能发现别人的短处,对照自己,查漏补缺。作为一个学习者,就应该有谦虚向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