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这一战
略对于中国经济的腾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这一战略暴露出了自身的弊病。在后危机时代,无论是国际经济环境还是国内现实压力都迫使我国转变一贯的出口导向战略,实施内外兼顾的竞争性协调战略,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出口导向战略新贸易战略
一、出口导向战略的局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推行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对中
国经济腾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战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扩大出口是出口导向战略的生命线,这就决定了这种贸易发展战略必须以贸易自由化为前提,同时还得以国际市场的大量需求为必备条件。这种严格的前提和条件本身就决定了这一贸易战略的局限性。表现在:第一,实施这一战略就决定了一国对于某些国家甚至整个国际社会的依赖。当国际经济平稳、有序发展时,该国就能从中获益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一旦国际社会有经济波动,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势必受到很大影响。这是因为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国家的产业结构一般都是围绕着出口的比较优势而建立的,一旦国际上对该产品需求不足,出口就会受到抑制。因为长期依赖这种战略而扭曲了的产业结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矫正,这就会导致国内的产能过剩,从而导致经济较长时间的低迷和衰退。第二,出口导向战略过分强调出口,这种出口在给进口国带来方便和利益的同时,也给其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国内,与国内相关产业形成了强势的竞争,甚至将国内产业排挤出市场。这就导致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日益增多。第三,出口导向战略不可在诸多大国和世界大范围内长期实施。这种战略过多地依赖国际社会的需求,在国际社会经济形势较好时,个别国家推行这一战略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如果世界范围内较多国家同时实施这一战略,并且有大国大规模出口,将会对别国的产业造成冲击,这势必造成国际社会贸易摩擦增多,最终不利于出口的进行和经济的发展。二、后危机时期国内经济现实和国际经济压力(一)国内经济现实1我国的产业结构亟待升级。我国的出口导向战略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为主,但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能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很多地方政府在吸引外资的时候,只是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出发,大量引进有助于发挥这一优势的产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