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维修、电气控制、供配电等5个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该基地同时也是陕西省电工电子类职业技能培训点和考核基地。与西安高压电器、西安鸣士机电、陕西金山电气等企业合作,建成6个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专业实训室工业技术中心)校办实习工厂”三级配套并向校外产业基地和实习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与学生能力训练体系。5.因地制宜的社会服务功能近三年来,本课程群与区域内彩虹集团、陕西康佳、咸阳纺机、西北橡胶、陕西汇源果业等十几家企业技术合作,进行了8项科研项目的科技攻关工作,为企业解决了19项技术难题;为企业培训电气类中级工、高级工、技师400余人;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工业学校、眉县职教中心等周边院校的347名学生和教师进行自动化技术、电气技术及PLC技术等方面的实训和培训。积极进行校企“订单式”培养,为西安东方机电有限公司等单位培养100余名毕业生。与协作企业建立起了较为密切的产学合作关系,每年有100名左右学生到陕西
f金山电气厂、西安鸣士机电有限公司等企业顶岗实习。西安鸣士机电有限公司还在学院电气工程系设立了“鸣士机电奖励基金”,面向优秀毕业生和在校内外科技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企业从中选拔优秀生去单位工作,实现了互动双赢。6.循序渐进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1)科学的创新能力培养规划不仅将学生培养成“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还十分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即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开放“创新实训室”、定期举办“创意杯”电子制作大赛,以及创新激励制度的实施,各门课程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已经蔚然成风。从“技术改造和小发明”为起点,到内容较为复杂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2)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的文化素质培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基本要求,注重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四育人方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相相结合,学工办、系办、教研室紧密配合,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科技、社团活动为载体,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活动月”、。开展学生家电维修、电子设计制作大赛,建立了学生创新实验室,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多年来,学生在“三下乡”活动中,义务为当地的农民传授科普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