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析中国征信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张晓蕾来源:《丝路视野》2017年第22期
摘要随着消费金融的大众化,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交易双方不守信对社会整体效益产生了不良影响。本人运用现代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主要类型市场环境中互不相识的交易双方的理性交易行为,通过对中国征信业发展历史沿革的分析,针对当前征信体系相关政策待完善之处提出建议,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征信业政策;个人信用信息;征信机构发展;博弈论
一、前言
征信一词源于《左转昭公八年》中的“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身”。目前人们所说的征信指的是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随着消费金融的发展,研究我国征信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并提出研究后续征信业发展方向与监管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征信体系建立的作用分析
中国传统教育将守信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而现实生活中,不守信屡见不鲜。征信体系就是为了客观公正的向交易方提供对方征信信息,反映其信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人们不守信的行为。这一点可以通过现代博弈论对信用交易中的双方守信与否进行分析。
假设交易主体为a、b两个独立理性经济人,不存在政府或法律对失信行为的惩戒措施,双方处于纯市场竞争的状态,是否守信完全取决于市场环境及自身利益。按照市场环境的不同,可将市场分为完全竞争状态、限制竞争状态、寡头垄断状态三种情况(完全垄断市场由于只有一个生产者,不存在竞争状态,故不予考虑)。为简单起见,我们定义双方收益函数为(ai,bi),如表1所示。
1假设a、b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状态,且在各自所属的行业中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双方发生重复交易的可能性不大。此时对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主体来讲,a、b双方都将倾向于采用不守信策略,同时失去与对方进行再次交易的机会。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本来应当创造12个单位利益的效益减少为8个单位,社会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
2假设a、b处于限制竞争市场状态,a、b的产品与其各自所属行业中其他企业的产品有一定差异,双方可能形成较为稳定的长期交易关系,但由于市场上存在相当数量的可替代品,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a、b仍可能相互欺诈而随时抛弃对方。此时双方的选择与完全竞争市场状态类似,社会信用交易仍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