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鞭毛:伤寒杆菌鞭毛染色片菌体较粗大杆状,染成兰灰色,单个或成堆存在,周围可见到波浪状弯曲、较长、呈兰灰色的鞭毛。2.荚膜:肺炎双球菌荚膜染色片视野背景为红色,其中可见到染色呈深红色,矛头状菌体,纵向成双排列,菌体周围有未染上颜色的空白区,即荚膜。3芽胞:破伤风梭菌芽胞染色片菌体为细长杆状,顶端有染成红色、并大于菌体的球状物即芽胞,呈“鼓槌状”,其他散乱分布的红色球体,为菌体脱落的成熟芽胞。《附录》革兰(Gram)染液的配制1结晶紫染液将1份结晶紫酒精饱和液与4份1草酸铵水溶液混合即成(14克结晶紫加95酒精100毫升即为酒精饱和溶液)。2鲁戈(Lugol)碘液碘1克碘化钾2克蒸馏水300毫升
7

f3稀释复红液1份硷性复红饱和液(硷性复红32克溶于95酒精100毫升中。即为硷性复红饱和溶液)加9份5石炭酸水溶液,先配成石炭酸复红染液(抗酸染色用),取1份石炭酸复红染液加9份蒸馏水即为稀释复红染液。
第二次实验
实验内容1;细菌培养技术(操作)实验内容2;细菌的生化反应检测(示教)实验内容3:播放录象《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实验二细菌培养技术
给细菌提供适宜的条件,细菌即可以生长繁殖,形成具有一定特征的培养物,学习细菌培养技术可以纯化细菌,了解细菌的生长特征,并能进一步检测细菌生化反应、变异性,制备细菌抗原,深入进行分子生物学工作等。了解细菌的培养特征也有助于鉴别细菌。细菌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是用人工方法将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各种营养物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以供细菌培养使用。一般培养基的主要成份为蛋白质、糖类、盐类、水分等。另外还有一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还必须加入血液或血清、鸡蛋、维生素等其他营养物质。有时为了鉴别或抑制某些细菌,则可加入各种专用基质(如某种糖类、氨基酸等),指示剂,染料等。由于对培养基的使用目的不同,故在培养基的选择上有所不同。按其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按其成分和用途可分为普通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和专用培养基等。培养基需加入小试管、中试管、三角瓶、平皿等内使用。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但一般制备原则有三条:1足够和适当的营养成份。籍以满足细菌生长繁殖的要求,获得典型细菌培养物,达到研究细菌的形态,生化反应,抗原结构及致病力等方面的目的。2合适的酸硷度。培养基的酸硷度直接影响细菌的生长繁殖。一般细菌最合适PH为7276。测定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