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肆的。”11不管是张爱玲的小说还是散文都是描述那个时代的人们和生活,如《倾城之恋》描写了白流苏在离婚后,因为受不了家里人的不停给她闲气受想通过嫁给范柳原改变现状,最终如愿以偿的故事。《红玫瑰与白玫瑰》通过讲述振保的情史来展示两性之间对恋爱和婚姻的差别。《色戒》是关于王佳芝通过美人计意图杀害汉奸易先生,最后却发现自己爱上了易先生,而放走了他自己却惨遭杀害。张爱玲的散文虽然不如小说成就高,但是其中的名篇《中国的日夜》通过一个妓女的视角描写周遭的一切。其它作品如《谈音乐》、《谈舞蹈》、《自己的文章》描写的是关于某种事情的看法,但是张爱玲的散文很“散”即使看是议论文的文章,如上面所说的几篇,也没有一个固定的主题和中心,让人感觉全是作者信手拈来。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作为时代的失落者,他们为旧的生活方式封闭着,按照旧的时钟生活。“他们唱歌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时代像影子似的沉没下去”。他们无形中被时代抛弃了,无法摆脱所依附的那个阶级的衰败的命运,他们拽不住烟消云散行将失去的繁华,他们又不愿坠入红尘脱胎为新人,像无头的苍蝇在强大的现实面前撞得粉碎,都成了现实命运的牺牲品。在强大的现实命运前,丰满而活生生的生命被扭曲为干瘪的、苍白而平庸服服帖帖的工具,人不能建立自我完善的人格,人只知道自己活着,却不知道为什么活着,该怎样活着。在命运面前,只能发出无可奈何的悲叹:“人的盲目而无知,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张爱玲的作品是彻头彻尾的小市民文学,是鲜活生动的真正世俗文化。这和被政治窒息了创造力的主流文学的那种毫无个性,鲜讲技巧的作品相比,更贴合民众。看张的写作品,常常可以感受隐伏在后面的那种对人生的绝望,平淡的叙述往往有力透纸背的悲凉,她爱用的词语是“叹息”“怅惘”等,读者掩卷之后大约也是同样的感觉。她关注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鸡零狗碎”,人性中的小的瑕疵,市民的小奸小坏,小矛盾,小心眼,小花招……恰恰就是这些小的方面才是人生中日常的,永久的和每天纠缠你身心疲惫的形形色色。她认为人生从小处看,细处看,局部看,皆为真实的,一切生活的琐碎皆有无穷的趣味值得留恋。因此,对世俗生活之一切,她皆怀有热切的关注,天真的好奇。在《道路以目》一文中,她对世俗生活表现的爱好已达到病态敏感的程度“街上值得一看的正多着。黄昏的时候,路旁歇着的人力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