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度在500以下的钢件直径余量
Ra016~125Ra<016Ra<016
细车(金刚车)Ra002~0.63粗刨、粗铣平半精刨、半精铣精刨、精铣拉削面粗磨精磨研磨钻孔扩孔粗铰圆柱孔精铰粗镗Ra40~320Ra25~10RaRa063~5063~25
0.9~2.30.25~0.30.16指平面最大尺寸在500以下的钢件0.050.030.01~0.03为所扩孔径的0.3~0.5倍0.l~0.550.04~0.2>1.81.3~1.80.1~0.3热处理后0.2~0.30.1~0.20.01~0.02指孔径在180以下的钢件的直径余量。的平面余量
Ra125~5Ra016~125Ra<016Ra40~320Ra25~10Ra125~5Ra062~25Ra25~10
精镗(浮动镗)Ra063~25细镗(金刚锋)Ra008~063粗磨精磨研磨Ra125~5Ra032~125Ra001~032
2.安排加工顺序(1)基面先行工件的精基准表面应先进行加工,以便为后续工序加工提供精基准。当基准不统一时,应作基准转换,并按逐步提高精度的原则安排基准面加工。(2)先主后次即先加工主要表面(如装配表面、工作表面等),后加工次要表面(如键槽、紧固用的光孔或螺孔等)。次要表面加工量较少,通常安排在主要表面半精加工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之间。(3)先粗后精即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或光整加工。(4)先面后孔对于箱体、支架和连杆等工件,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使安装方便、定位可靠,以平面定位加工孔,易保证平面与孔的精度及位置精度,并改善刀具初始工作条件。3.热处理工序的安排(1)预备热处理常用的方法有退火和正火,一般安排在机械加工之前。用以改善切削性能,使组织均匀,细化晶粒,消除毛坯制造时的内应力。(2)去除内应力处理包括人工时效、退火等,通常在粗加工与精加工之间进行。对于一般精度的零件,应安排在粗加工后作人工时效,以消除铸造和粗加工时产生的内应力,减少后续加工的变形;对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应在半精加工后进行第二次时效处理,使加工精度稳定;对精度要求很高的零件(如丝杆、主轴等),应安排多次去应力处理;对于精密丝杆、精密轴承等零件,为消除残余奥氏体,稳定尺寸,常在回火后进行冷处理。(3)最终热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变形较大的热处理,如调
f质、淬火、渗碳淬火等,应在磨削前进行,通过磨削来纠正热处理变形。变形较小的热处理(如氮化),应安排在精加工后。表面装饰性镀层和发蓝工序,一般在精加工后进行。电镀工序后应进行抛光,以增加耐腐蚀性和美观。耐磨性镀铬则放在粗磨和精磨之间进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