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时效性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当母体发生质的变化的时候,其信息效用将会完全丧失。经销商是直接面对客户的个人或者组织,他们直接掌握客户的需求以及市场上的变化,而这些经销商什么时间会将存在的问题反映给企业是不定的,也就是说企业得到的信息存在延迟现象。当企业依据滞后的信息调整计划的时候,可能市场上的需求状态又发生了大的改变。如此循环往复,企业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大,在市场中竞争能力就会越来越弱。
市场的竞争是激烈的,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市场上的各种变化因素可以归结为两类:1“可控制因素”,如产品、价格、分销、广告和推广等;2“非可控制因素”,如“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所包括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地理条件、战争与国外分支机构等因素。这两类因素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而且不断发生变化的。及时调整“可控制因素”以适应“非可控制因素”的变化情况,才能应付市场上的竞争。只有通过市场调查才能及时了解各种“非可控制因素”的变化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某种应变措施去应付竞争。通过市场调查所了解的情况或所获得的资料,除了解市场目前状况外,还可预测未来的市场变化趋势。唐钢目前的销售模式,可以说是规矩有余而灵活不足这种模式也导致了对市场调查工作的忽视,更多的是借主于经销商提供的信息。只有走在市场的前面,才能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不然只能借助于别人的“耳朵”和“眼睛”,被动地沦为纯粹的加工企业。
(三)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由于钢铁产能快速增长,钢铁产品已经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为了买方市场,钢材供大于求,钢材的销售日趋激烈。因此,对市场的掌控能力与掌控程度决定了企业的盛衰。市场是由企业和经销商参与并组成的,随着制造商经营环境和竞争手段的同质化,加上自身生存与相互竞争的压力,市场层面的主角已经逐渐从企业转移到经销商。以前,经销商从事的是配送管理和本身的资金管理,企业占主导地位,但现在是经销商掌控着终端。
第5页共7页
f唐钢的这种依靠经销商销售的模式,虽然经销商存在为企业分担了很多风险,承担了大量的交易成本,但从长远来看也给自己经营埋下了隐患。因为表面上经销商在与消费终端进行交易谈判适时承担了费用,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经销商敢于这样主动去承担风险,做前置性投入,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销商提高了消费掌控力和销售掌控力,经销商对消费市场的掌控和对自身网络的掌控的自信。经销商的r